标签归档: 佛法修行

奢侈品消费和佛法修行

最近,在网上阅读关于上海的生活形态方面的文章时,读到有关奢侈品消费的内容。目前,上海的奢侈品市场为“初级市场”,消费的心态以显示自己的身份为主,消费的商品主要是时装、箱包、汽车、名表和珠宝等。消费者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的类型。初级市场的典型例子:

  • 上海女性的“挎LV包、挤公交车”的独特风景线。挎着一个LV包已经彰显身份了,挤公交车临时地掉一下价也觉得无伤大雅。。。
  • 日本女生:几乎人手一个LV包(可能是长期打工攒下的),但其中并无任何贵重东西。
  • 瑞士机械表在日本的极大普及。很多低收入者也要戴一块,哪怕他的工作跟这种表不太协调。
  • 中国白领:必须购置价格不菲的名牌西装和名表才不感觉自惭形秽,但是却能挤公交车、吃便餐。

上述行为在日本也称为“一点豪华主义”,也就是说,把有限的金钱花在“刀刃”上,先从一点突破。这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极端虚荣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追求名牌的年轻人身上,因为一般来说,年轻人由于工龄短和工资相对较低,资产额比中老年人要少,因此,往往不能全面地用名牌产品武装自己,于是就先从一点开始突破。

欧美则存在着一个奢侈品的成熟市场:消费者偏爱体验驱动型消费,追求的不再是名牌商品,而是能放松压力的舒适假期和高品质服务(比如星级宾馆、高档餐厅等)。

从修行佛法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消费形态都是不必要的。

对于“初级市场”,由于佛教不主张锦衣华服,故不需名牌时装和珠宝首饰、名表等。同时,应澹泊寡欲,不需夸耀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故不应刻意显示自己的身份,箱包、汽车等应以功能性为主要考虑的因素,而不是追求其名贵性。

对于“成熟市场”,由于修习佛法者内心平静,甚少有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因此也不需要特别地通过度假等来放松自己。就算产生了心理压力,也应向内修行自己的心,而不是用度假等方法向外去寻求解脱。同时,由于提倡“众生平等”,尊重一切众生,故不需要特别高档的服务来满足自己使唤、奴役他人的心理需求,生活也力求简朴,因而也没有对高级服务的需求。

有了多余的钱,应适当储蓄、供养父母、用于投资,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用于供养三宝等,以修自己的福德,广植福田。再有,用于捐赠做慈善、帮助他人以及放生等,进一步修自己的福报。(参见居士的理财一文)

奢侈品性质上很像毒品。毒品本身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过量、肆意使用的话,对身体的危害相较其有限的药用价值更甚。奢侈品的做工和用料虽然一般来说比较好,但其品牌溢价更多。过于消费这类产品,会对自己的财务状况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钱多的人也如此,就像身体强壮的人也不能因此而肆意吸毒一样。)更为严重的是,这会扭曲自己的心灵,使心灵饱受“贪嗔痴慢疑”中的“贪”毒,离道日远。

附带提一下其他常见的陋习:

  • 随份子:赤裸裸地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交情,不要也罢。
  • 请客吃饭:如果不是素斋的话,就成了以杀生来取乐的聚会。就算是全素食,吃饭本身也不过是满足身体生理需求的一种行为而已(其他类似的例子:排泄、睡眠、性交等),而且还伴随着杀死植物。如果强调饭菜的色香味的话,又含有对食物的贪欲在里面。因此,聚餐实在算不上是一种高雅的行为。一起喝喝清茶等可能要好得多。
  • 应酬:不应浪费太多时间在各种应酬上。应时时体悟世间之无常,想一下自己正生活于火宅之中的情况,并时刻精进修行。

提到奢侈品,不能不提一下PRADA这个牌子。这个牌子的女包等商品近来十分流行。在东京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挎着黑色尼龙包的年轻女性,只是这些包上的刻有“PRADA”的金属小招牌显示着其身价的不俗。这个品牌十分值得赞扬:如此贵重的包一般来说必定得用上好的皮革来制作。PRADA用廉价的化工品——尼龙就能实现同样甚至更贵的售价,不仅让这些追求名牌的人在掏出大量金钱来交换该商品时充分地满足了虚荣心,而且同时又保护了大量的动物免遭屠杀,充分地实现了绿色、环保、动物保护等多个目标,十分值得其他品牌仿效。

清除积习

我可能属于所谓的较晚熟的类型。高中时适值开始改革开放之时,市面上开始出现美女挂历等以美女为题材的商品。但是,当时看到这些美女照片,总是感觉庸俗不堪。后来进入大学,也斗胆对一些公认为性感美丽的美女发表同样的看法(当时迷恋练习武功,故美女也同样喜欢健美型的,对美术作品中的典型的人体类型不感兴趣),于是便遭到同学的无情的抨击:你觉得不好看是因为你见得太少了。当时还有点不以为然,今天在静心思考时偶然记起此事,进而越发地感觉这位同学的评语之深刻和一针见血。我们对世间的美丑、好坏等观点不正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各种积习所致吗?当时,由于自己的阅历甚浅,故六根相对也稍稍清净些,因而不会生起各种贪爱之心。(当然,现在看当年那些美女挂历的话,还是会感觉庸俗不堪。不过,对女性健美体型的崇拜已经中止了。)又比如,小时候尝过巧克力,一点也不喜欢吃,到大学时则完全迷上了吃巧克力。大学时不喜欢喝咖啡,到现在工作了十多年后,则对咖啡几乎产生依赖了。(正考虑如何去掉这一依赖)

正是外部世界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对我们人体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持续刺激,使我们逐渐地适应并对其产生了日渐根深蒂固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强到一定程度后,又会进一步开始左右我们心灵的思考和判断。要恢复本心,就必须不断地去掉心中这些盘根错节的根深蒂固的枝蔓和荒草,把心灵打扫干净,恢复其清净的本来面目。

佛教宗派和理财

前几天,跟一位从事金融业的年轻朋友谈到佛教各宗派的事。为了使说明更简单易懂,我突然想到自己以前对理财方面的总结,于是做了一番类比。把佛教修行者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比作一位贫困的人致富的过程,那么:

小乘佛教:相当于那些勤俭持家、 坚持储蓄的人。对生活开销进行极大地削减,只购买便宜的生活必须品,而绝不购买属于“want”而非“need”的物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存下一大笔钱,实现了自己原定的目标。

大乘佛教:相当于这样的人:除了坚持储蓄外,还不时进行投资,并有可能开办或合办一个企业,让他人也能共同富裕,同时也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自己奋斗的过程中以及致富之后,还会经常地拿出一些钱来做慈善,让其他的贫困者也能从贫困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大乘佛教的各个宗派的理念基本都跟上述描述相同,只是致富的方法有所不同:

显宗:致富的方法为从下到上的方法,即先立下要致富的志向,然后勤俭节约,并将积累下的金钱用于投资和开办企业,同时可能要借助一些“天使基金”等面向新创办的企业的扶持计划,从而最终致富。

密宗:采取从上到下的方法,即认为要有效地致富,应首先在思想、行动和语言上跟富人保持一致,然后就能自然而然地致富。代表性的著作为《思考与致富》、《百万富翁的思考方法(Mind Set)》等。

禅宗: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富翁看到自己家门口草坪上躺着一个流浪汉。于是上前开导说:你年纪轻轻,做点什么不好,为何沦为流浪汉呢?像我当年也穷困潦倒,经过自己的努力而终于变成百万富翁,这样多好。流浪汉问:成为富翁有什么好处?富翁说:比如说我不用每天都为生活奔波,能够轻松地到草坪上晒晒太阳。流浪汉说:那么,我现在跟你又有什么不同呢?禅宗就是要像这位流浪汉一样,领悟到自己虽然身无分文,但实际上跟百万富翁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种便于计数的持咒念佛方法

一般持咒或持圣号时,为了督促自己的修习和掌握自己的进度,都要进行计数。一般的方法是用念珠计数,也有用计数器计数的,就像街上那些统计客流量的人用的那种设备,按一下就记一个数。

当然,在寺庙里或在家里修行的话,用什么方法都行。有时候排队等候时或乘坐公交车时,由于这样的时间很难做其他的事情,如果用于持咒的话,实际上十分理想。但这时,如果拿一串念珠或一个计数器计数的话,被他人看到会显得很奇怪。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方法不用任何器具而能达到方便计数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首先依次递增地念诵咒语或佛号,到达某一个数字时,再依次递减。以阿弥陀佛圣号为例,如下所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这样,正好构成一个莲花瓣形。上面的例子中,中间的最大次数为5,总共25次。如果中间的最大次数为10,则一共100次。

总次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中间的最大次数为n,则根据高斯童年时就想出来的计算公式:

第1行到第n行的总次数:                    (1+n)*n/2
第n+1行到最后一行的总次数:         (n-1+1)*(n-1)/2 = n*(n-1)/2
总次数为上述两个式子的和:            n*(n+1)/2 +n*(n-1)/2 = n*n

也就是说,如果递增到最大n次的话,总数为n的平方。

因此,最大10次的话,总数为100次;最大15次的话,总数为225次;最大20次的话,总数为400次。

不过,最大次数过大的话,恐怕问题就又回到难以计数上了。因此,一般来说,如果念诵个几百遍的话,把最大次数定为10比较合适,念诵几个来回,就是几百次。这里“几百次”的“几”可以用手指头方便地计数。

假期结束后,情况或有变

刚刚回国休了两个星期的假,回到家里不久,就收到一位同事和朋友的电话。看来我不在的这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好多事情,或曰要发生好多事情。。。

不断变化的是外部环境,永久不变的是我的内心。:-)

有一句有趣的话是:这是一个充满了变化的时代,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其实,细细想来,不变的东西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我们那颗如如不动的本心。在这充满了变化的时代里,要寻找那颗不变的心(用佛家的话曰“明心见性”,用通俗的话曰“寻找自我”、“我心依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的找到自我后,可能会发现自我实际上是找不到的。。。),可能更加困难,不过,与此同时,如果能找到的话,找到的效率是否会更高呢?

我还写过一篇关于变化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的观点是,由于“变化”像此起彼伏的海浪那样不可避免,我们何不像冲浪者那样利用这种状况呢?当然,这只是在这个人类社会上“混”的一种小聪明,现在的我,则更倾向于采取“随波逐流”的态度:不管风吹浪打,就让我做水里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或水面上一块小小的浮萍吧!该怎样就怎样好了,一切不过因果而已。根据六祖慧能“风吹幡动”的典故,并非外部世界在变化,而是我们的心在动啊。。。

漏气的自行车胎自动复原

这个星期,发生了一件奇怪和意外的事。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我每天早上都骑车到车站。大约两个月之前,早上起来忽然发现车胎扁了。取来打气筒打气,发现居然漏气,于是只好作罢。晚上回家把自行车带到房间里修补漏气的后轮内胎。打开一看,发现内胎下侧面居然有一个口子,不知道是怎么出现的。如果说是压到尖锐的物体上被刺破的,那么破损的口子为什么不是像通常那样出现在下侧,而是在靠近侧面的地方呢?也或者是被恶作剧者给刺破的?总之,补好后,按照自己的好习惯,检查了外胎(防止玻璃碴子等尖锐物体还留在那里,再次扎破内胎),并打气检查内胎。结果还是快速地漏气——原来,另一侧也在漏气。如果是被刺破的话,刺得倒够深的。

补好后,推倒楼下,第二天早上,发现轮胎内的气又有些不足。于是,晚上下班回家时,只好绕道到超市,去给车打气。后来就干脆每天早上打一次气了,因为每打一次气,只能维持一天的时间。为了方便,我就把打气筒一直放在楼下大厅的一个角落里。因为这里的电梯比较小,把自行车弄进去十分困难,因此一直懒得再修一次。

上周一早上,我突然发现打气筒不见了。心想是不是被谁临时拿走用去了?结果一直没见有人还回来。心里也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到了周六,决定到超市找人修车,并再买一个打气筒。后来因故误了修车的时间,晚上到了超市买打气筒,却发现那里并没有我用的这种带压缩空气功能的,于是就没买。周日到楼下倒垃圾时,突然发现打气筒正放在存放垃圾清扫工具的地方。可能是垃圾清洁工因打气筒妨碍工作而挪过去的吧?不管怎样,打气筒失而复得后,我就给自行车打了气,恢复使用。周一早上,照例打算打气时,却出乎意料地发现,轮胎里的气居然还十分充足。晚上下班时也不用到超市打气。到了第二天早上, 还是很充足。这样用下来,直到今天,也没再出现漏气的现象。于是,慢撒气的后轮胎就奇妙地自己痊愈了。

近来我在修心养性,不知该轮胎是不是随着我的心灵的好转也自动愈合了?

居士(在家修行者)的理财

在这个人类社会生活,很少有人能完全避免跟金钱打交道。正如俗话说的: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早在很久以前,佛陀就已经看到这点,并留下了这方面的开示: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博。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如是四处不应寄付。(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所谓“优婆塞”,是一个音译的词汇,意译为“居士”,即在家修行者。读了这本经,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位真正的居士,要求是很高的。因此,一名真正的居士,一定是一位十分值得尊敬的人。

上面引用的文字里,首先说了资产的分配和运用方法。要把自己的收入分为4份,并做如下的资产配置:

  • 一份(25%)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开销,包括供养父母、自己和妻子儿女等。
  • 两份(50%)用于合法的商贩和交易,用以进一步赚钱。
  • 一份(25%)用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由此可见,佛陀在世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许比现在小得多。现在,多数人用工资的25%于生活恐怕有点不够。根据欧美和日本的标准,用于住宿一项的开销恐怕就要达到20~33%。自己单身还好说,充分地艰苦朴素一下的话,这方面的费用还能压缩,但是拖家带口的话,就不那么容易了。当然,这也跟人们过于追求物质生活享受有关。也许,佛陀在这里正是要告诉人们,生活应简朴,不能沉溺在那些没有意义的享受中,从而使自己的心灵蒙尘更甚。

我之前在讨论自动百万富翁的财产计算公式一文中也提到过,《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バビロンの大金持ち)一书中提出,要想过一般的生活(可能是衣食无忧的标准吧)应存下收入的30%左右,而要想成为富翁的话,则至少应存下50%。《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在几十年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国有很高的评价,尽管其理财观点十分的朴素。也许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道至简的原因吧?这里,佛陀同样是在遥远的古代,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也是三言两语就为人们的理财指明了方向。就这种储蓄水准来说,以《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里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肯定会富甲一方。

佛陀不但是规定了储蓄水准,在资产配置方面的开示也毫不逊色:一方面要有储蓄,用以未雨绸缪,以防出现意外的开销,另一方面,要把一半的收入用于做生意或投资,而不是简单地存在那里。

关于投资的目标,佛陀指出两种,要求都是合法的:一个是“贩”,即商品的贩卖。一个是“博”,应该是“交易”(类似于“博弈”)的意思吧?不过,佛陀所说得“如法”,并不仅仅指合乎人类社会的法律,而是更要合乎佛法的要求。比如,在本经(优婆塞戒经) 中也开示过,居士不能贩卖生命、武器、毒药、酒水等,也不能做罗网、制皮等跟杀生有关系的生意。至于交易,由于经中曾开示过居士不可下棋博弈等,当然不能赌博或做“零和游戏”这种短线证券交易。不是不可以投资股票,而是不能把它弄得像赌博一样。如果心怀服务社会的慈悲去投资,或者以“合伙开公司”的心态(当然是公司极小的份额,如果投资额不大的话)去投资的话,则应属“如法”。我以前曾给自己规定过,不管回报率如何,绝不投资烟草类公司、赌博类公司和高利贷类公司等,现在则增加了不投资于餐饮类等跟杀生有关的公司(当然投资指数基金等间接地投资于这些公司则没有办法)。不能为了赚钱而助纣为虐。

在引用的经文的后半部分,则开示了资产的储蓄或投资的目标。不宜把资产放在或投资于下述4种地方:

  • 老人:可能是指向老人放贷?如果出现财务方面的问题的话,老人更难以偿还,甚至有可能被逼自尽。因此,这很容易造下罪业。
  • 远处:在佛陀在世的时代,显然没有现在的电子化的金融系统,交通也极为不便。存在远方的话,很显然是自找麻烦。而总是担心存在远方的钱如何了的话,也使人难以获得心灵的宁静,更不要说入定了。现在,随着金融的国际化发展,存在远方似乎不再算是一个问题了(如本人理解有误的话,请不吝赐教)。
  • 恶人: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把资金交给恶人(如黑社会,或恐怖分子),显然会帮助他们危害社会,这也间接地造出很大的罪业,因此应极力避免,而不能贪图他们许诺的高回报的诱惑。就是从自私的角度来看,也不应跟这些人打交道,就算他们许诺的回报率高,真正找他们要钱时,谁知道是不是像“与虎谋皮”一样呢?同时,我认为,也不应投资于那些不“如法”的公司,他们也属于“恶人”类的吧?
  • 有势力的人:把资金交给他们的话,也容易成为这些人欺压弱者的帮凶。比如,就算是证券的短线交易,资金充足的话,也更容易赢,而他们赢的钱,不外乎是那些资金短缺的散户手里的钱。因此,这就相当于从大量的散户手里剥夺金钱,这样的罪业又大又广。

我相信,按照佛陀的开示去做的话,一定会十分成功的,而且同时能完全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不会“为富不仁”。当然,不要忘了还应把一些钱用于布施,从而广植善田。也许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储蓄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