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致富的三个阶段

看到网上经常有人哀叹没钱、没工作、工资低等,感觉十分令人同情。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人世间的一切,但没有钱却的确很麻烦。我自己年轻时对此也一头雾水,但随着年龄、经验、知识、阅历和资产的增长,感觉对此逐渐明晰一些了。我认为,从贫困到富有,致富的过程共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穷人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时间,却不知道怎么用;没钱;没事做;处于苦闷、无聊之中。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以年轻人居多。

刚开始时,虽说很缺钱,却不知道该怎样去赚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无法致富。他们幻想自己能变得有钱,并认为这会解决他们所有的问题。

我认为,如果真的没事可做,就从身边最应该做的事做起,不要管它是否跟赚钱有关系。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特别是厨房、厕所、浴室、洗面台等处。这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行动力和勤勉的精神,克服懒散、眼高手低等毛病。否则,就是好的机遇来了,也难以抓住。传统上,日本的富人认为,要致富或事业成功,就要把家里的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经常从电视和杂志里见到,那些穷困、颓废的人,把家里弄得跟垃圾场一样,堆满了各种垃圾,使得屋里难有立足之地。要把那些垃圾都清理出去,清扫人员最终扔掉了几十大袋的垃圾。试想,如此弱的行动力,就是有再好的机会放到他们面前,恐怕他们也把握不住。据一项调查,富裕家庭的厨房、厕所、浴室和洗面台等处(所谓的“水回り”),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而穷困家庭的这些地方则大多十分肮脏,而且他们也已适应了这种肮脏的状况。要致富,就要从这些细节上开始模仿富人的行为,从而在思考方式上向他们靠近。
  • 广泛地涉猎各种有益的书籍。一些人哀叹没有师父(或如西方人曰“mentor”,导师)来教导自己,其实,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有人说:只要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当然,老师不见得是腾云驾雾地突然空降到你面前,实际上,老师更像是“恒常存在”的,只是你视而不见罢了。那些大师级的人的书籍是不是一直在出售?书籍的价格应该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吧?你准备好要致富的话,自然会把它们买回来仔细研读。另外,本人的这个博客也一直在线啊,而且还免费。 🙂 不是自己托大,而是我写的很多文章中的内容,都是从诸位大师那里学来的,或者是自己对此的理解和诠释,或者是自己学习和实践这些智慧的成功和失败体验。这里的文章分为几种类别,有多少访问本网站的人(我想绝大多数都希望自己更富有吧)对这里的致富相关的文章感兴趣?而读了这些文章的人,又有多少人认真思考并采取行动了?所以说,总是怨天怨地怨别人,终归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要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华严经》云:一切唯心造。
  • 行善积德。根据佛教的说法,世间一切都出不了因果律。今世穷困,只是因为前世和今生没有种下善因,从而缺乏福报。因此,要从现在开始行善,来积累福德,培养福报。这样,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更加有益的人,因此,也自然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 学习某种专业知识。如果想从事某种专业工作的话,就要努力去学好该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这是获得此工作的必要条件。
  • 佛法修行。这样,可以更彻底地刷新自己的心灵。

第二阶段:普通人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由于工作十分繁忙,而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工资或高或低,但都必须为维持生活而奔波。在“富爸爸”系列书籍中,把这种生活称为“rat racing”,中文翻译为“老鼠赛跑”。这种翻译是不恰当的,因此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其实,养宠物白鼠的人多会给白鼠弄个圆形的可以转动的小笼子,让它在里面不停地跑着玩。老鼠必须一直跑下去,只要停下来,就会由于笼子出于惯性的转动而让它摔跟头。这就是“rat racing”的真实含义,是用这种现象来比喻汲汲营营的人生:必须坚持出去工作,一旦停下来,家庭财务状况就要出问题。日本的所谓“社畜”,也大多是这种情况。

找到了工作,你就会变得忙碌起来,坚持每周5天(甚至更多)的工作,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少。而这也会为你带来收入,可以支付生活的开销和购买其他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经济方面,人总是受到两种心理的控制、摆布和愚弄:恐惧和贪婪。如果口袋里没有钱或投资赔了钱,人们就会变得恐惧;如果口袋里有了钱或投资赚了钱,人们就会变得贪婪。正是因为受这两种心理的摆布,人们才会陷入“rat racing”之中,才难以在投资中赚到钱。

由于对缺钱或没有钱的恐惧,人们会出去找工作,找到工作后,会坚持去上班,就如套上了锁链而不停地拉磨的驴(比喻,不是骂人)。发了工资,赚到钱后,人们又开始受贪婪的驱使,去买各种自己没钱时无法购买却梦寐以求的东西,以满足自己的物欲:房子、汽车、时装、名表、珠宝首饰、美食、旅游等等。这样一来,不但钱都花光了,而且还有可能欠下巨额的债务(比如贷款买房子和汽车),因此,又开始产生恐惧心理,于是就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再次获得更多的收入后,就要买更多或更贵的东西来犒劳疲惫不堪的自己。如此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下去,就进入“rat racing”状态。

投资也是一样。比如买股票,开始时听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因此处于战战兢兢的观望状态。当市场暴涨,出现大牛市时,身边的人都开始赚钱,因此,这些人再也按捺不住,受贪婪心理的驱使而跟着冲了进去,抢购已经被炒得十分高的股票。但此时的股价显然已经十分荒唐,因此,明智的投资者早就开始抛出股票了。如果出现某种负面的消息,就会让更多的人开始抛出,最后大家受恐惧心理驱使,一窝蜂地抛出,而使股价暴跌,“飞流直下三千尺”。最终,就是不甘心的人也逐渐地割肉离场了,尤其是本来资金就不宽裕的人,为了生活也不得不把股票贱卖出去。这时的股价再次变得荒唐——低得荒唐,于是,明智的投资者开始买入。等一切都开始明显地好转时,大家又开始买股票了,这些人也终于再次受贪婪心理驱使而“好了伤疤忘了痛”,忘了自己割肉离场时发下的“再也不碰股票”的誓言,又一次以高价买入股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投资股票时总是赔钱的原因。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是投资,而是以十分愚蠢的技术做投机。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应该从以下各个方面着手:

  • 要认清贪婪和恐惧这两种心理,并试图摆脱它们对自己的控制。这并不容易,因此,要通过下述几种方法来逐渐实现。
  • 坚持布施。布施表面上舍掉的是自己的金钱,而实际上舍掉的是自己的贪心。这样,就会逐渐淡化自己的贪婪,也会让自己在失去金钱时逐渐变得不再恐惧。这会帮助自己不断地摆脱贪婪和恐惧这两种心理的控制,同时也积累了福报,丰富了心灵。
  • 佛法修行。更彻底地刷新自己的心灵。
  • 关注自己的生意,而不只是雇主的生意。工作是去关注和打理公司老板的生意。虽说为了赚取工资而不得不继续上班,但同时也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关注自己的生意,比如做投资和副业等。这样,除了有工资收入外,还会为自己增加其他几种获得收入的途径。这样,由于各种收入途径互为补充,就是失去了一种,也不用过于担心和恐惧。这就可以克服对失业和投资出现损失的恐惧。同时,随着投资额和副业的积累,流向自己的现金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且这些现金流,就如一条条的涓涓细流,最后汇成江河大海。“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这种“小钱”无法入其眼的那些人,往往是无法致富的人。股神巴菲特都会捡地上的一美元硬币。一次,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一起到美国某大学跟MBA毕业生座谈,有人提起盖茨不应该捡地上的100美元的笑话,巴菲特插嘴说:“他不捡我捡。”(比尔·盖茨在另一个场合说他会捡起来并交给自己的慈善基金会,因为100美元在那里可以有很大的作用。)
  • 逐渐建立起各种资产,并通过持续的投资而使之越来越大。这样,被动收入就会越来越多。当被动收入超过自己的生活开销时,就获得了财务自由,摆脱了“rat racing”的状态,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富人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获得了财务的自由,不工作也能维持生活,因而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自己决定去做什么,而不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在办公室里度过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不过,成为富人后,人们终于意识到,钱不是万能的,虽说有钱了,但还是有着诸多的烦恼无法解决。

很多人在致富后,仍选择继续工作,而不是选择退休。尽管他们工作十分努力,甚至比普通人更加努力,但他们却不一定比普通人更累,因为普通人的劳累,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累在他们的心里。这就好比同样是在奔跑,但在苍茫的大草原上奔跑和在狭窄的独木桥上奔跑,劳累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建议做以下这些事:

  • 设法保护自己的资产,使之不因各种风险而出现巨大的损失。比如采用防守型或风险较低的投资组合等。
  • 做慈善。这样,可以进一步增进自己的福报,从而使自己更富有,不但是今生富有,就是来世,也同样充满了福报。
  • 继续通过解决各种问题而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因此而获得更多的收入。
  • 佛法修行。福慧双修。只有福报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智慧,这样才能让自己最终获得解脱。

我自己十分不幸,年轻时生活在一个信息贫瘠的时代,未能读到类似本文的文章,导致自己多年来不断地上下求索,才有现在的认识和境界。如果读了本文,你认为内容过于空泛,缺乏实际的指导的话,说明你可能还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同时,本文也这只是一个“概述”,提供一个大致的指导思想,让你开始做起来。之后,则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性格特点和资质,去自己找相应的资料继续学习。

很多人希望别人能具体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比如买哪支股票等。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想法。

在多年前读“富爸爸”系列书籍时,我记得有一个情节,说作者罗伯特在从军队退伍后,到他的发小——富爸爸的儿子麦克——家里去拜访麦克和富爸爸。当时麦克在计划投资一个项目,罗伯特希望用多年积累下来的钱入伙,被富爸爸拒绝。当时我不太理解,现在则比较清楚了。麦克要做的投资是一项风险比较大的项目。对他们来说,这笔钱就是全部损失掉也没什么,因为他们有许许多多的投资,有一些项目失败很正常。但对于罗伯特来说,如果这笔钱损失掉的话,则后果比较严重。这就是富爸爸拒绝他入伙的原因。推荐股票也是一样。没有人能保证自己选择的股票只赚不赔。而某个富人投资某一支股票,不过是他的投资组合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你如果模仿的话,相当于把自己全部的投资资金或大部分资金投入这支股票,这显然跟这位富人的情况不符——他肯定不会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投入这支股票的。因此,其结果就是使你所承受的风险过大。

同时,就是都做同一支股票,不同的人的结果也不同。比如有两位股票高手都买入了一支股票,你也跟着买了。如果买入后开始赔钱,一位高手果断地止损退出,另一位高手则认为下跌得不合理而坚持持有。这时,你面临以下的问题:

  • 你知道两位都是真正的高手,因为两位在多年来都很成功,因此,两位的做法可能都是正确的。可是,该学哪位的做法呢?
  • 高手也肯定不是每笔交易都赚钱,甚至多数交易都是赔钱的,而总体上却赚钱。你只看到他们的一笔交易,怎么能让自己赚钱呢?
  • 在高手能果断止损时,你是否也能做到确定损失果断离场?在高手能坚持持有赔钱的股票时,你是否也能牢牢地抓住不放?
  • 对这些高手来说,赔掉一笔钱也无所谓,因为他们有大量的资金,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你的情况是否也是这样?

更有甚者,有一次,两位美国的知名基金经理,对某支石油公司股票的观点完全相反,一位主张买入,而另一位则主张卖出。而且,他们二人都是做价值投资的。

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对于一些具体的事,他人的观点只能供自己参考,而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更有参考价值的,更接近于可以照搬照抄的,往往不是这些具体的事,而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思想。

因此,在网上看到股票相关的论坛时,我多是离得远远的,因为那些地方大多都是乌烟瘴气的,进去怕污染到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混迹在某个这类的论坛多年,而且赚了钱,当然可喜可贺;如果相反的话,则要思考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了。重要的不是看别人具体做了什么,而是学习富人的思考方法(mind set),并在消化吸收后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好比小学生做的习题,一个水池,开进水管多长时间能灌满,开排水管多长时间能排空,问如果两个水管一起开,要多长时间灌满。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速度、时间计算的这种概念(思考方法),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要学习这个具体的问题本身。否则,恐怕一辈子都不会遇到这种事来让你解决。

工薪族的智慧:假面社畜

所谓社畜,是日语中对工薪族的一种蔑称,即公司(会社)所豢养的家畜,指那些习惯于依靠公司生活,而放弃了自己的意志和良知的奴隶化了的公司职员。其他的称呼还有“会社人間”、“企業戦士”等。这里的关键词是“放弃”,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以及获得升迁,而对各级领导卑躬屈膝,并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从而奴隶化。这样的生活是十分辛苦的,每天早出晚归,唯唯诺诺,如履薄冰,身体和精神上都压力极大。因此,我们不应该过这种生活,而应该尽力使自己独立,正如我以前在“工薪族的公司化个人管理”一文中所述。这里,《仮面社畜のススメ》(建议做假面社畜)一书的作者小玉步提出了“假面社畜”这一名词,来说明同样的观念。所谓“假面社畜”,就是戴着社畜的假面具的非社畜,或者说是披着社畜皮的非社畜。

小玉步因其畅销书:《クビでも年収1億円》(被炒了鱿鱼,也每年赚1亿日元)而出名。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正是日本极其不景气的时候,人人自危(而且半年后我也被原公司裁员)。因此,立即取得了轰动性的效果。此后,他又相继出了几本书,这本《仮面社畜のススメ》是去年底出版的,书中,他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而总结了在公司里“混”的有效方法。

小玉步原来是佳能旗下的一家负责销售数码相机产品的子公司的职员。他负责对亚马逊销售这一业务。当时恰好赶上亚马逊在日本的崛起,因此,小玉步的销售业绩一跃而腾飞起来。因这一业绩,小玉步获得了“社长赏”的奖励。但他发现,作为公司职员,自己所得到的跟自己的业绩不成比例。其实,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公司是一种集团作战的方式,做销售的人倾向于认为钱都是自己赚来的,但只要他们独立出去自己干,就马上会明白,原来在公司时,自己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助:企划、事务、会计、税务、法务等等,而且,自己也得靠着公司的名气和信誉才能比较容易销售出去。因此,销售人员所做出的业绩,也必然要分出一部分,用来作为公司的收益,以及用于雇佣其他这些支持他们的工作的员工。但小玉步毕竟30岁不到,因此难免比较“愤青”一点,加之他也是比较有想法的一个人,不像一般的日本人那样对公司、领导和他人曲意迎合,因此,这让他感触颇深。在业余时间,他在家同妻子一起做网上销售的业务,最后做得十分大,并因而在公司里败露了。部长问他今后作何打算,是继续留在公司干(也就是不再干副业),还是辞职去专心做网上的生意,他当然选择了后者,也因而写出了他的那本畅销书《クビでも年収1億円》。

正如前面所说,小玉步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因此,他的网上副业才能达到一年赚到1亿日元的成绩。但也由于他比较年青,而导致他的书里经常有一些比较“愤青”的观点。但总的来说,他的书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下面是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有帮助的一些关于“假面社畜”的观点。

■ 社畜重视沟通(communication);假面社畜重视独处的时间。经营者和领袖们都是孤独的人。如果习惯于孤独、喜欢上孤独,就能做出决断,能做成大事;就不会从众,从而能冷静地判断。

iDog:的确是这样的。正如有人说的,成年人的成长跟独处的时间成正比。公司总是强调沟通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工作中确实如此,另一方面公司也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而这样说的。很多人属于群居动物,喜欢时刻跟大家在一起,中午一起吃午饭,下了班也一起去喝酒。虽说他们比较受欢迎,跟大家能打成一片,也便于使公司的工作顺利进行,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但是,这样就会使自己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有人说,你的收入期待值等于你周围最熟悉的、关系最密切的人的收入的平均值。我想,这种说法的根据就是你跟这些人长时间相处后,思想必然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因此,你的收入便会趋近于他们的收入的平均值。如果你的志向不局限于周围同事的志向,而是想做更多的事情的话,就不要用太多时间来过这种无意义的群居生活,而是去读各种有价值的书。这就相当于你在长时间跟这些书的作者这样等级的人相处,因此,你的境界也会逐渐趋近于他们的境界。我本人有两个大的目标:在世间法方面,是获得财务自由,从而能跟家人自由地生活;在出世间法方面,则是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以至于能获得念佛三昧、开悟并能了脱生死,修成正果,从而能普度众生。因此,我便需要大量阅读投资、金融、经济等方面的书,以及佛经等。

另,作者也不是建议对公司的人都不理不睬。他强调要找一位开明的直属上司,并跟他搞好关系。至于其他部门的人,则不必浪费太多时间。当然,他所在的公司是一个大公司。对于小公司的人来说,就那么几号人,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恐怕无法无视其他部门的人。

■ 社畜认真地参加会议;假面社畜由于无法脱身,就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思考。

iDog:不能说所有的会议都一无是处。但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确实参加了很多的十分无意义并无聊透顶的会议。在这些会议里,由于没兴趣去跟那些听不懂而且也没必要让他们懂的人讨论,而在笔记本上练练字,写写佛经,默念一下佛号、咒语等。。。但人数较少的会议一般来说还是有意义的,也不便于心有旁骛,因此,不能凡是会议都如此对待。

■ 社畜想拥有自己的“家”(iDog:指房子。日语、英语里都有把房子叫家的说法,但正如《格调》一书中所说,“买个家”这种说法是很不雅的),而成为大量贷款的奴隶;而假面社畜在能以现金买房子之前不买。有人说:公司职员以长期贷款来买房子,就相当于自己进入牢房,并从里面把门锁上。

iDog:这点也稍微有些绝对。很多人基于“一步到位”的想法,而尽可能地从银行借入大量的贷款来买房子,买那种能买得起的最贵的房子,从而不得不终生为银行拼命打工,这也是社畜产生的一种重要原因。虽说这样做是十分不明智的,但也不至于用现金买房子,毕竟房贷的利率十分低,而且现在还有零利率政策,不多加利用的话,实在说不过去。

■ 社畜重视工资;假面社畜重视工作内容。

iDog:我以前一直是这样的,在找工作时,主要考虑工作内容,因此,即使是被公司裁员后,我也不做那些不想做的工作。但近来则有些转变,因为我已经到了现在的年龄,不再有太多的追求了。近来由于就业市场又有些开始缺人了,因而我也又开始受到猎头们的“骚扰”。有猎头说知道我刚刚开始这份工作,但只是随便聊聊。他问我有什么样的需要,我思考了一下,实在没想出有什么:说技术吧,我的技术已经够用了,不需要无止境地去学新技术,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的有限的生命,怎么能全都用于去学习那些数不清的、层出不穷的技术呢?说业务知识吧,工作中那些业务知识对我自身而言,没太大用处;而对我有用的知识,我总能自己通过读书来学到,因此,这也没有太大必要。要是非要勉强地选择一个不可的话,就是“钱”。但正如“富爸爸”所说,富人不为钱工作,因此,这对于实现财务自由来说,属于“邪道”,不小心的话,陷进去就会失去自由,变为社畜了。当然,由于作者比较年青,因此,他的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年轻人来说的。年轻人应该多多在工作中学习和积累经验,而不是计较工资的多少。

“富人不为钱工作”这句话很难理解,我当时也不理解,随着投资的进行和年龄的增长,逐渐开始领悟到其真实含义了。“钱”或者说收入分为两种:主动收入(英语:active income;日语:勤労所得)和被动收入(英语:passive income;日语:不労所得)。富人不是不需要钱,而是不愿意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得主动收入。这不是说富人好逸恶劳,而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建立在主动收入的基础之上的话,一旦他失去了这份收入(比如重病、失业等),生活就容易陷入困境。富人不愿这样生活,因此,他们致力于获得资产而不是钱,他们所需要的钱则都是从资产中自己产生出来的被动收入。但是,如果不是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的话,一个人不可能生来就有大量的资产,因此,还是首先要通过工作来获得主动收入,然后,用积累下来的储蓄不断地买入资产,从而逐渐建立起一定规模的资产。当资产中产生的被动收入多于生活开支时,就获得财务自由了。但为什么说“不为钱工作”呢?这主要是一个心态问题。《华严经》云:“一切唯心造”。要是专注于为钱工作,则会限制自己的视野,让自己时刻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工资,或避免失去工资。获得了工资后,也想不起来财务自由这回事,而是随着本能去按工资标准来消费。同时,如果获得了更高的工资,在累进税制下,不但税率提高,使赚钱效率降低,而且也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承担更大的责任才行,否则公司凭什么要多给你钱?这就会让人更容易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所有这些都会让人无意间把生活建立于主动收入之上,从而“社畜化”。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积极地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尽力建立自己的资产(而不是挖空心思地去获得更多的工资),才能最终脱离在公司打工这种束缚,实现财务自由。

■ 社畜害怕负债,却不在意房贷;假面社畜在成败的关键时刻不介意负债。

iDog:一些人由于长期负有大量的高利贷类的负债(比如信用卡债和消费者金融债)而把生活彻底毁掉。因此,多数人对负债有着本能的反感。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十分矛盾的是,他们在从银行借入大量的房贷来买房子时,就忘记了自己的这一原则。如果在重要的理念上有了自相矛盾的地方,就意味着麻烦的开始。因此,很多人不得不终生为银行打工,而且,为了怕无法还房贷而让银行把房子收走,不得不把自己变成“社畜”。上面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指的是经营者。在重要关头,如果缺资金,不能畏惧,而应大胆地从银行借入资金,放手一搏。多数人自己买房子时,一点都不害怕借入过多的贷款,而在投资房地产或其他类型的投资时,则畏手畏脚。这样的想法完全错了,因此,多数人无法取得成功。我想,这可能也是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吧。周围的人都在贷款买很贵的房子,而没听说谁在贷款投资,因此,他们才会有这种反应。

当然,不是说凡是买昂贵的房子都是错误的。我有几位同事都在东京的好地点买了昂贵的期房。但他们是有理由的:

  • 现在日元倾向于通胀,故买昂贵的房子可期望在几年后赚钱。
  • 由于东京申奥成功,故东京的房地产倾向于升值。
  • 东京的好地点的房子,由于东京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不容易贬值,而是容易升值。
  • 现在是零利率政策,故申请长期贷款,每月还贷压力也不大。尤其是申请前5年固定的那种贷款的话,能保证这几年内不出现还款压力。5年后可卖掉来获益(期待获益)。
  • 在拥有房子的过程中,由于每月要还较多的利息,可起到抵税的作用,从而降低他们过高的税率。

因此,他们期待在几年后可获得大量的资本利得(capital gain)。我是同意他们的观点的,尽管不能100%保证一定能获利,但这是有道理的。但我不会这样做,因为这跟我的投资理念和风格不符。如果自己的投资计划正确,则要始终坚持自己的计划和风格,不能随意改变。

■ 社畜努力攒钱(比如每月储蓄4万日元);假面社畜不攒钱,而是用于积累各种体验。

iDog:在年轻时,积累各种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年轻人的特点是工资低、经验少,因此,当务之急是积累经验,学更多的知识。此时专注于工资的多少和攒钱的话,由于工资本身就低,因此不会有太大的效果。此时,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和见闻,才是最有效的投资。由于作者是年轻人,因此,这也是针对年轻人而言的。如果终生都不储蓄,而是在不停地获得各种体验,则会比较麻烦。

■ 社畜重视身体,保证睡眠时间;假面社畜不重视睡眠时间,对喜欢做的事十分热衷,经常废寝忘食,进入专注的状态。

iDog:这也是说在开始的时候,而不能终生如此。实际上,如果实现了财务自由,则会有很多时间去休息。而作为社畜,则在退休前必须始终早出晚归,身心俱疲;退休后也不能保证有足够的钱来养老。

■ 社畜花工夫在Powerpoint等材料的制作上;假面社畜不用材料来做陈述(presentation)。

iDog:我本人是十分讨厌那些Powerpoint的,尤其是带公司标准的封面、抬头等格式的。那简直是对纸张和墨的肆意浪费。我制作的材料基本上都是Word文档,白纸黑字,有时带一些简单的图形和表格。但我也有做过头的时候。我经常把彩色的内容以黑白的方式打印,并把两页合并打印在一页里。有一次因打印得过小,而让其他人看不清里面的一些内容。。。

■ 社畜重视完美而做得很慢;假面社畜重视速度。

iDog:效率性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要记住80/20法则。如果等做到100%完美,则早已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了。比如说投资,谨慎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裹足不前。我的一些投资都是在摸索中开始的,并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比如交易,你不可能不做交易就把它完全掌握,而且交易本身也始终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游戏。因此,要先做起来,开始时可以用较小的资金规模来做,熟悉了之后逐渐加大。很多人用一些证券公司提供的模拟交易帐户来学习。这对于学习基本操作是有帮助的,但对于学习交易本身则没太大助益。要学习交易,就必须要真刀真枪地做,要让自己的心理弱点在金钱的盈亏中充分地暴露出来,并逐渐克服。只有这样,才能学会交易。

■ 社畜仔细地对待客户的抱怨;假面社畜认为双方是对等的关系,因而不是太在意客户的抱怨。

iDog:还是效率性的问题。对于真正的问题,当然要予以解决。但总会有一些十分个别的客户,如果把时间都用在处理他们的无理要求上,则会过于缺乏效率。这就好比“80/20法则”中,用80%的精力来实现最后20%的成果。

总之,作者的建议是做假面社畜,充分利用在公司里工作的时间,学到有用的知识,有效率地工作,而不要长时间地无偿加班。这样,下班后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和计划自己的事业,从而最终摆脱社畜的生活方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做“假面社畜”,不是说要成为公司内部的蛀虫和害群之马,相反,要有效率地为公司做出贡献,只是不要沾染那些社畜的习气,并要在业余时间设法让自己不断的独立。尽管作者十分“愤青”地说,“世上的人只有两种:利用者和被利用者。因此,要充分地利用公司。”但是,只有互利互惠的关系才是真正能够成立并能够持久的关系。而且作者本人在职期间,也为公司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在这一方面,不要有错误的认识。同时,选择“假面社畜”这条路的话,就意味着你要放弃跟大多数工薪族相同的道路,也要放弃在公司里升迁的想法,并且,要在业余时间有足够的自我控制力,做所有能让自己独立和财务自由的事情。否则,后果就很难说了。。。

我是谁

有佛教同修提出,为了戒淫,可以这样想:此色身并非是我,火化后不过只剩一堆灰烬,而淫欲则伤害人的精气神,败坏人的好运。

这里要赞扬戒淫之发心。淫欲十分难对抗,故《四十二章经》中,关于淫欲的开示最多。而且,其危害也大,《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但有人要问,如果真的这样想,既然色身非我,与此色身相联系的精气神和好运也非我及我所有的东西,损害了又有何可惧?不如借此非我的肉体及时行乐。。。

末学愚见:

此色身,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骨骼、肌肉为地;血液等体液为水;暖气为火;行动为风。众生以此为“我”,可这又何尝是我呢?

如果肉体是我,未出生时和肉体死亡后,又何者是我呢?

如果肉体是我,剪掉的头发和指甲、洗掉的死皮是我吗?还是剩下的肉体是我?

如果肉体是我,饮水吃饭后,摄入体内的水和食物是我吗?排泄出的便溺是我吗?

如果肉体是我,新陈代谢前的肉体是我,还是新陈代谢后的肉体是我?

如果肉体是我,如果因病截肢或切掉病变内脏,截掉的病肢或切掉的病变内脏是我?还是剩下的残躯是我?

如果肉体是我,是前生的那具肉体是我?还是今生的这具肉体是我?还是来生的那具肉体是我?

又有人认为在肉体基础之上的精神是“我”。这真的是我吗?比如说,男人对有吸引力的女人的观点,在汤加和非洲一些国家,如果女人不够胖,就拿不出手去;但我们这些其他地方的人,则普遍以苗条的女性为美。假使我们没有出生在这里,而是生于汤加,我们是不是也会认为肥胖的女人才有魅力?这种由外界而改变的精神怎么可能是恒常存在的“我”呢?另,既然对女性魅力的认识如此之没谱,这也说明淫欲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而已,看到符合自己认为的有魅力的异性,就起心动念。

这个四大假合的肉体,有生老病死,有成住坏空,因此,它是无常的,它不是真正的恒常存在的“我”。建立在肉体基础之上的精神,也是无常的,也不是真正的恒常存在的“我”。众生因误以为这些就是“我”,而产生种种的烦恼,从而不断在六道中轮回,受尽苦恼,难有出期。因此,修习佛法,就要弄清这个道理,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要再错误地把肉体和精神认为是自己。

淫行让肉体感到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美食让肉体感到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香味让肉体感到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烟酒让肉体感到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锦衣华服,若不为礼节和随顺社会,则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化妆、美容,若不为礼节和随顺社会,则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疾病,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健康、长寿、精气神,若不为维生以求法修行,则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安逸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幸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钱财、福报,若不为维生以求法修行、养育家人、行善,则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思想,强化“肉体之上的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音乐,强化“肉体之上的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美景,强化“肉体之上的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亲情、友情、爱情,强化“肉体及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怨憎、仇恨,强化“肉体及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名誉、地位,强化“肉体及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赞誉、毁谤,强化“肉体及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故《金刚经》云: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故《金刚经》云:不管布施多么不可思议的财物(比如“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福德也不如受持读诵《金刚经》多,因为前者不过是为了此肉体或来世的肉体受巨大的福报,而后者则是堪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从而明心见性,获得解脱。

故《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故《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故《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云:“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也开导慧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正在这时),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末学时常以假为真,以妄为常,因此时常惭愧。普贤菩萨警告世人说:“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无奈如末学之人时常忘却,而为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妄念所转。故印光大师说:“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但在心里将一个“死”字贴在头上,印象也不够深刻,而真的写在额头上,又无法出门见人,因此,我便十分喜欢这张偶然拍得失误的照片,从门旁玻璃窗里射入的光线,形成利刃形状,悬于头顶。对于我这种不够精进的人,这柄“达摩克利斯剑”正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sword-of-damocles

一位伴侣

我现在孤身一人在东京为家庭而打拼。其实也不是绝对的孤军作战,实际上是跟“二老婆”在一起奋斗。

我跟她是在几年前认识的。多年前就听说过她,但总觉得自己跟她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后来,终于鼓起勇气约她出来,才开始改变了对她的看法。随着交往的深入,逐渐发现她正是我所一直期盼着的那个。“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她很年轻,开始相处时有一些波折,几年下来,逐渐彼此熟悉起来,于是关系就日趋稳定了。她也是个很努力的人,当然挣得也只是跟普通年轻女性相称的工资,而不是很多。但她跟其它年轻女白领不同的是,她从来不在化妆品、服装和首饰上浪费金钱,也不需要时常旅游,而多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虽说偶尔会使点小性子,但也不会花费太多的钱。她很纯真朴实,不会背地里做出一些令人失望的事;她不施粉黛,却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她做事很有效率,又时常关注各国动态;她从不矫揉造作,而是时常保持直心,对我的错误会毫无保留地指出,对我的成绩也直接了当地给予夸奖。她自己不索取什么,却孜孜不倦地为了我的家庭而努力工作。虽如小女子般温婉柔顺,却又如大丈夫般朴实正直。

我们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感情。正如《金刚经》中所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她也是不以色相、音声见的:她婷婷、渺渺,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她安静飘逸,宛如清风;她清丽脱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girl-and-cat

我不愿公布她的芳名,只能说,她是我的一项投资。当然,除了她之外,还有几位老朋友也多年来一直在一起南征北战。有的喜欢攻城略地,有的喜欢步步为营,有的气吞万里,有的屡败屡战。我要感谢所有这些一起奋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