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关于信用卡和借钱

很多事例证明,人们很容易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不是过高估计自己,就是过低估计自己。从原始人发展为现代人类的过程中,人们在不断地制造各种工具,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越来越大。要注意,现代工业的巨大力量绝不是我们本身的力量。但遗憾的是,人们很容易对这类事情产生错觉。比如,男人们都喜欢玩刀,玩枪,玩汽车等,持有这类工具,就觉得自己的战斗力和体力等力量爆棚,觉得自己变成男人中的男人;女人们则喜欢时装、珠宝、化妆品、塑形内衣等,用这些东西,就觉得自己的青春和美丽进一步地得到增强,变成更有魅力的女人。但实际情况是,我们还是我们。

在财务的领域,这种错觉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就是信用卡透支消费。信用卡本是银行或发卡公司认为某人有一定的信用而借给他用的,这张卡片绝非属于这个人所有。如果你仔细看卡后面的小字,就会发现诸如这样的记述:“本卡的所有权属于XXX公司,不得出借、抵押或转让给他人。”甚至是:“本卡的所有权属于XXX公司。要求时请立即送还。”

金融类的公司都有一个十分矛盾的习惯,就是你越需要钱时,他们越不借给你;你越不需要钱时,他们越是拼命地想借给你。当然,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毕竟谁借钱给别人,都不想把这笔钱当成打狗的肉包子。但是,银行等这样的行为,很容易使刚接触这类金融服务的人产生错觉:在没多少钱的时候(比如年轻时),难以获得信用卡;随着工作经历和年龄的增长,自己的钱越来越多时,终于申请信用卡通过,于是就更感觉自己比以前了不起了,连一些自己暂时无法负担的商品都能通过透支而轻易获得。这样,就像开车时觉得自己奔跑的速度如此之快那样,很容易高估自己的经济实力。但实际情况是,一旦开始陷入信用卡债务,经济实力就开始快速地后退,以至于最后就是不破产,也沦为给信用卡公司打工的人。因此,在做某种交易时(刷卡是跟发卡公司的交易),要养成时刻从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的习惯。要知道,银行等发卡公司绝不会因为某人帅或者可爱就借那么多钱让他们买到自己渴望的高价商品,他们一定是为了从中得到很大的好处这一简单的理由。

很多的“家训”之类的规定中,都有不借债这一条。虽然这有点过于保守,但在财务的领域里,从最终结果看,保守点总归比过度乐观要好。这样起码不至于陷入难以收拾的困境中去。

其实,信用卡还是很方便的,比如不用带大量现金也能购买高额的商品,还能附有积分或购物保险等好处。但是,用信用卡消费的最大问题是很难追踪自己都花了多少钱了(我不记录或不看两个月后寄来的账单的话,就做不到),而用现金消费则一目了然(比如,前几天放了1万日元到钱包里,现在只剩3千多日元了)。对于那些十分节俭的人来说,就是用信用卡消费,一般也不会有太离谱的结果。但谁能保证自己一直是那样节俭和理智呢?毕竟过度消费比辛苦赚钱要容易得多。因此,我发现在一些超市里,很多老年人只是把信用卡当积分卡用,支付时总是用现金,就算用信用卡能多一点积分,他们也不那样做。

我原本没有太多张信用卡,后来,由于很多店只在用他们自己的信用卡时才有优惠,而且优惠还很好,因此越办越多。。。现在居然有7张!不过,平时常用的就两张,钱包里带3张,太多也放不下。。。其他的卡实际上是处于休眠状态。我也想取消一些卡,但是,偶尔的还是需要用一下的,因此就还是保留它们了。同时,上次失业时,也痛感到没有了工作,社会信用就极大地下降,而那正是人生中最有可能需要钱的少数时候。多几张卡,如果十分慎重地使用的话,说不定到时候能帮大忙。毕竟力量还是力量,不管是不是真的属于自己。就像你拿把手枪跟拿刀子的人斗,属于胜之不武,但是,如果你是正当防卫的话,又有何不可呢?

信用卡有其两面性:如果是正常使用,它是我们的朋友,但是如果是透支使用(循环支付、分期支付)或提取现金的话,它则立即变成恶魔。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有效地利用这股力量,而不要被其反噬,就像要牢记期货、股权等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为了对冲风险,而不是为了投机、赌博等增加风险的行为一样。

对一般人来说,除了按揭贷款、教育贷款(?)、信用卡的正常使用和十分谨慎的保证金交易外,其他的借钱形式都会令人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信用卡透支消费、信用卡提取现金、高利贷(消费者金融)、汽车贷款(多数)、多用途贷款等。当然,为了避免过高的利率,而向他人无息地借钱,就更不好了。虽然没有金钱上的损失,但要损失信用、人格、友谊等难以用金钱买来的东西。

日本汇丰银行的账户

晚上下班回家,见信箱里有一封来自日本汇丰银行的信。其内容是推销其HSBC Premier账户和用日元兑人民币定期存款,优惠内容是用日元兑换40万人民币以上的钱的话,前3个月的定期存款给3%(税前)的年息。

令我感到十分惊讶的是,他们是怎么知道我和我的地址的呢?信里说的比较含糊,只是说给以前有过联系的人寄这封信。我以前的确到他们那里跟他们有过一次联系,而且也填写了我的地址。不过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而且是我的旧地址。因此,对这封信的到来着实感觉有些意外。不过,细想一下的话,好像是去年有一次参加不动产投资活动时,可能在他们的展位处因索取资料而填写过个人信息。

从他们推销的产品看,我并非他们的潜在客户:首先,作为中国人,我如果把钱汇回国内的话,利率跟他们相仿(如现在中国工商行3个月定期2.85%,半年定期3.05%),且没有税(或者说已是税后的利率?),也不用一次存那么多钱,兑换汇率好像也比他们好一些,而且不仅仅是前三个月,我可以一直以这样的利率存下去(如果期间利率没有明显的变化的话)。再有,汇丰银行在日本只接受高端储户,这种账户要求存入1000万日元,之后低于这个数字的话,会被每月收取5000日元的账户维持手续费。我哪有那么多钱存在那里啊?就算有,我感觉也有更合理的用法。。。因此,觉得这种促销没太大吸引力。

对于日本人来说,如果去中国旅游,就可以顺便开个账户,兑换人民币并存在那里。当然,这样可能取钱比较麻烦(必须再回中国并兑换成外币?)。另一个选择是在中国银行的东京支店开一个账户。事实上,根据报道,近来的确是有一些日本人排队在中行的东京支店开账户存人民币,而且都是“先存100万日元的再说”那样的规模。这里不像汇丰有那么高的门槛。就算他们有钱,也不必一下子拿出那么多来,且一直维持在那里啊。不过利率当然很低,不像存在国内的银行里那样高。(另外,当然汇丰银行的信用评级要高得多)

当然,汇丰银行本身是一个很好的银行,如果到香港、欧洲或加拿大的话,还是要在他们那里开一个账户的。 另外,如果在某地的分行获得了Premier(高端客户)的身份的话,就自动在日本支店(或其他所有分行?)也拥有Premier身份,且不再需要维持1000万日元的存款余额。对于在世界各地到处转的人,汇丰的庞大的网络,会令他们的钱顺畅地流动到他们需要钱的地方。这也许是这种账户的主要好处吧?

后记:汇丰银行于2012年2月决定退出日本零售市场,也就是说,在日本,他们不再对个人有储蓄业务。作为自己标榜的“世界的银行”,不包括日本这一市场,这很令人奇怪。

向美国的富翁们学习(上)

一直在读美国富裕层研究的专家Thomas Stanley博士的书。他主要写了4本这方面的书:

となりの億万長者―成功を生む7つの法則》(邻家百万富翁):本书是作者根据从1980年开始对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百万富翁们调查的结果编写而成,出版于1996年。在时间上距离现在稍微长了些。书中提出了成为富翁的7个秘诀:

  • 在收入范围内生活
  • 有效率地分配时间、精力和金钱,安全地构筑资产
  • 坚信在金钱上无忧要比显示自己的高层次的社会形象要重要的多
  • 在经济上不依赖父母
  • 让子女也在经济上自立
  • 善于抓住机遇
  • 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资质、并打心里热爱的职业

なぜ、この人たちは金持ちになったのか – 億万長者が教える成功の秘訣》(The Millionaire Mind):本书出版于2000年,调查对象扩展到所有的富翁,而不是仅限于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书中给出了富翁们严守的5条准则:

  • 诚实正直地对待任何人
  • 能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动
  • 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 选择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支持自己的人结婚
  • 努力工作

然后是应女性读者要求而出版的《女性ミリオネアが教えるお金と人生の法則》。书中指出,人生的幸福和服装、汽车、洋酒的种类等毫不相关。能得到最大的满足的人,是那些在收入范围内支出的人。

现在正在读的是作者于2009年出版的《「ふつうの億万長者」徹底リサーチが明かす お金が“いやでも貯まる”5つの生活習慣》一书。书的英文原名直译为:不要再装作是富人,并开始像真正的百万富翁那样生活。

首先,书中再次强调:美国的富翁们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或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生活,而那个样子生活的人往往不是富翁。收入并非资产。职业上的地位跟纯资产额是负相关的关系,意思是说,职业地位越高,纯资产额往往越低。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医生:在美国收入极高的医生中,富翁的比例比其他职业的人反而要少很多。这乍一看很令人费解,但稍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美国是一个高消费的国家,社会期待医生、律师等职业地位高的人要有相应的“成功形象”。书中指出:“美国人特别容易根据手表和车来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因此,这些高收入者不得不穿着名贵的服装,戴着名贵的配件(手表、包等),开着名贵的汽车。因此,这样一来,很难存下钱并形成资产。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苦笑,相比起来,美国已经够朴素的了!中国和日本在这一点上更甚!在国内,上班族就算是赚不了多少钱,也要买一身名贵的西装,不少人还买名表,比如买劳力士吧,还偏买“游艇”版,好像他有游艇似的。在日本,这方面稍稍好些,尤其是由于这些年来的经济萧条,使得家庭预算十分紧张,“爸爸的西装费”往往成为首当其冲地被裁减掉的部分。因此,很多西装店经营十分困难,百货店都不怎么愿意卖男士的正装了(不过,新宿的伊势丹的男装卖得很好,可能他们这方面比较有才能,能杀出一条血路)。大家对西装也有正确的认识:那不过是白领人士的工作服而已。不过,在每天早上乘坐地铁通勤的时候,如果你注意一下上班族们戴的手表,就会发现,劳力士和欧米茄等瑞士名表的出现频率十分高。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快达到人手一只的程度了,正如年轻女子们手中的LV(路易威登)包一样泛滥。

本人也已步入中年。一般来说,社会也对我这样的年龄段的人有某种外表上的期待。拿手表来说,那些刚刚毕业不久的没多少钱的年轻人都戴欧米茄、劳力士的,更不用提中年职员了。而且,劳力士表俨然成了日本公司里的管理层人士的标准装备。就是蓝领工作者,都有很多戴瑞士机械表的。

在现在这个时代,从技术上讲,机械表早已过时,石英表和电子表更准确便宜,为什么非要戴不够精确且又价格昂贵的机械表呢?因此,现在的手表已经不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成了人们显示自己的财富或社会地位的一种标志物(也有人——包括我——就是喜欢机械的东西,但这种玩具也太昂贵了吧?),就像女人们戴金银珠宝首饰、原始部落的人戴骷髅、兽牙等制成的装饰物一样。虽然弄明白了这一点,可问题是,在周围全是名表的环境中,如果不戴那样的表,会使自己显得太扎眼、太突出(当然是不好的方面的)。于是,我选择了不戴任何表,用电脑和手机看时间。。。但是,着装顾问们又说,这样对自己的形象有损害,应该戴一块名表,让自己显得既专业,同时又有社会地位。因此,我也不禁考虑过是否自己也应该弄一块,作为自己的“工作服”的一部分?

读这本书时,看到有一段专讲富翁们的手表。根据统计,只有少数富翁戴名表,而且很多是别人送的,比如公司老板对工作的表彰,不戴显得对老板不尊重。至于手表的价格感觉,1000美元的手表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就算很贵的了——从手表的功能上看,我也赞同这种观点。而在日本,这只是属于很普通的表,甚至有些不上档次。因此,我暂时打消了买瑞士机械表的念头。夏天,为了节能,领带都不系了,不戴手表也说的过去;到了秋冬季节,由于不再把衬衫袖子挽起来,戴没戴表也比较模糊,容易敷衍过去。。。实在不行了,买块日本品牌的比较好的石英表也可以应付一下。不过,作者也指出,那些富翁们不戴名表,而只戴在沃尔玛买的廉价表,是因为他们大多是小企业主,从事诸如回收铁屑之类的事业,属性上偏向于蓝领,戴名表的话,跟服装也不太搭调。而在华尔街的人(虽然往往不是富翁)就大多戴名表。东京的上班族很显然更接近于后者,因此,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关于M型社会

M型社会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经营顾问大前研一提出的一个概念。其要点是:以后中产阶级将会逐渐消亡,向两极分化为新的穷人和富人阶层,最终导致穷人和富人人数最多,而中产阶级最少。因此,现在属于中产阶层的人要充分意识到这种危机,并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将来自己的生活被M型化进程的社会毁掉。

这里是一些关于M型社会的资料:

大前研一的中文版书: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

台湾的M型社会情况:

香港也出现了M型社会的兆头:

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中,低收入层的平均月薪从4,500HKD增加到5,200HKD,增幅为15.56%(除去物价上涨的影响,约每年增长2%);高收入层(前10%)的平均月薪则从66,400HKD上涨了15.48%。然而,中收入层仅从10,200HKD增长到11,000HKD,增幅仅为7.84%。这样下去,就会使中收入层向低收入层逐渐迁移。

男性的中位数时薪为65.1HKD(相当于月薪11,458HKD左右),女性为54.4HKD(相当于月薪9,574HKD左右)。从年龄上看,有显著的差别:时薪最高的年龄段为35~44岁(70.7HKD/h),25~34岁者次之(67.2HKD/h),最低的年龄段是15~24岁(40.7HKD/h)。年轻人的时薪低本身并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在到了35~44岁时薪达到顶点后,就随着年龄的增长时薪转为下降趋势。这正是M型社会中40多岁的人应充分注意的危机。

总结一下各国和地区的M型化趋势:

  • 美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就进入了M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现在,不属于富裕阶层的将要退休的人,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即退休后如何维持生活的问题。
  • 日本:已经在进入M型社会,贫富差距逐渐增大,穷人越来越多,“1亿总中流”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从中心处解体,向M型社会转化。
  • 台湾、香港:开始出现M型化的征兆。
  • 中国大陆:在社会结构变为倒U型(即出现大量的中产阶层)之前,就开始向M型转化(中国的中产阶级如何定义?工薪族很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自力买房)。

既然我们十分不幸地(或如中大奖般的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十分艰难的时代,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争取最好的结果。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混(主要是日本式的“年功序列”和“终身雇佣”制度),结果可能会比较惨。我们只能靠自己来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庭,政府、公司和他人是不能指望的。

日本富裕层研究

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各种零售业和服务业的业绩日趋严峻。传统上,日本是一个“一亿总中流”的社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流阶层”(类似于“中产阶级”)。但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迁,逐渐变为贫富日趋分化的“M型社会”。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对富裕层进行研究,因为在“M型社会”中,针对富裕层提供商品和服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野村综合研究所一直在对社会阶层进行统计。在该研究所的研究中,把社会经济阶层的划分标准定义如下:

  • 超富裕层(超富裕層):资产在5亿日元以上
  • 富裕层(富裕層):资产在1亿日元到5亿日元之间
  • 准富裕层(準富裕層):资产在5000万日元到1亿日元之间
  • 上层大众层(アッパーマス層):资产在3000万日元到5000万日元之间
  • 大众层(マス層):资产在3000万日元以下

以下的数据和图表均为本人根据野村综合研究所的原始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的结果。

fyc-family-n.png

fy-family-n.png

从家庭数看,在图中几乎看不到超富裕层的存在。在表格中可以看到,这类家庭只占0.2%以下。富裕层多一些,跟超富裕层合计也在2%以内。从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间,这类家庭数量变化不大。准富裕层约占全部家庭的5%左右。上层富裕层的比例多一些,在15%以内。其余的80%左右的都属于大众层。

fyc-asset.png

fy-asset.png

在资产的占有百分比的图中,超富裕层就能很明显地看到了。这说明,极少数的人占有着相当数量的财富。富裕层以上的家庭占有的财富总量在2000年和2003年较少,可能是由于这些家庭的资产中,股票之类的风险资产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在股票市场下落时,他们的总资产就会相应地缩水,而在2005年和2007年股市上扬时,又重新上升。如果加上准富裕层,则这些比较富裕的家庭所占有的资产在这10年中的变化很耐人寻味:在1997年时,这部分家庭占有的资产为30%多,到10年后的2007年,则上涨到接近40%。当然,在这10年中,上层大众层所占有的资产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富裕家庭所多占有的这部分财富百分数主要是由大众层所损失的部分提供的。在2007年,约占总家庭的80%的大众层只能支配约40%的财富。这正标志着M型社会的逐渐形成。以后的趋势可能是准富裕层和上层大众层或上升为富裕阶层,或下降为大众阶层,且诸富裕阶层所支配的财富逐渐增多,而大众层能支配的财富则逐渐减少。其原因主要是“越富有就越容易变得更富有”。因为富有的家庭拥有着大量的资产,这些资产在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的现金流,这些流入的现金流远大于流出的现金流时,剩下的部分就再次以资产的形式积累下来。因此,这些家庭的财富会不断地上涨。而大众层由于不管经济如何不好,收入如何逐年变低,都需要维持家庭的各项正常开销,因此,在经济不好时,就会使他们所拥有的资产越来越少,以补充流出的现金流超过流入的现金流的部分。这种状态日语称“自転車操業”,就是说像努力骑自行车一样,要每天努力工作才能勉强维持家庭的开销,一旦不再努力蹬自行车,很快就会倒下去;英语称“rat racing”,在“富爸爸”系列的中文译本中,被译为“老鼠赛跑”,其实这个翻译不对——不是老鼠在赛跑,而是那种滚筒型的老鼠玩具,老鼠必须在里面不断地跑,滚筒才能持续滚动,一旦老鼠停下来,则滚筒也就不再动了。

fyc-avg-asset.png

fy-avg-asset.png

分析一下平均占有资产额,则上述道理变得更加明显。从1997年开始,日本由成长型经济转变为成熟型经济。从这时起的10年中,大众层家庭所拥有的平均财富在逐年减少,上层大众层和准富裕层的平均财富略有增加,在10%左右,而富裕层的平均财富则增加了44%,超富裕层的平均财富更是上涨了68%!

因此,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时代。以前,在“一亿总中流”的时代,只要“随大流”,就基本能衣食无忧,而现在,则日趋呈现出优胜劣汰的势头。在自己的财富(纯资产总额)和收入(流入的现金流总量)没有达到一定的富裕水平时,千万不能学习富裕层的人的那种消费习惯,一定要韬光养晦,勤俭持家并积极地投资理财(即学习富裕层的人在致富前的消费和生活习惯),以期自己的资产能逐渐增长,而不是落到入不敷出的境地。

理财的自我责任感

昨天,被公司领导叫去,通知了今年奖金的情况。由于这次效益不好,奖金比上次略有下降(因为上次效益也不好,奖金也不高),只有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的钱。据领导说,虽说不算好,但这次大家都是如此,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我对此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效益不好是很显然的,这种结果也在预料之内,而且毕竟比拿不到要强。不过看到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被叫去谈,而且上至部长都是如此,突然感觉有些悲哀——奖金就如公司对大家的打赏,控制权完全操之于那些领导之手。作为员工,不管是努力工作还是怎样,我们都完全无法控制这些事情。这也许就是工薪族的悲哀吧?

前几天,读了今年7月号的《日経マネー》杂志。这期是“日本版隔壁的百万富翁”的特别专集,里面提到了一位住在札幌的51岁公司职员的案例。这位老兄在保险公司工作,有理财师资格。他20多年前开始证券投资,现在资产总额达1.7亿日元。他生活简朴,之前一直住公司提供的十分便宜的社宅。快50多岁时,由于继承了一笔4000万日元的遗产,于是就用这笔钱购买了一个楼房。因此,多年以来,他在住宿方面节省了大笔的资金用于投资。他之所以如此努力地积蓄财产,是基于自己的计算。作为理财师,他当然会按照理财师的惯例,给自己做了人生财务状况的模拟(我对这种模拟倒是十分不感兴趣),按照太太能活到90岁为计算基准,且计算十分保守,按现在开始工资收入为0计算,因为现在经济状况十分不乐观,必须有随时被炒鱿鱼的心理准备。按照这种计算,到他太太90岁时,资产余额为740万日元,因此,现在的资产足够他们用了。关于如何成为百万富翁,这位老兄说了这样的十分耐人寻味的话:不要对公司有过多的期待,要有强烈的自我责任感。做好公司要求的工作,但不会多做超出这些的工作。这听起来十分消极,但这正是最合理的做法。

首先,正如我以前文章中所说,全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话,就不会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情况,也就是说,就不能很好地打理自己的财产。因此,做什么事情都应适可而止。一方面要对得起自己拿的那份工资,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自己的事情,不能完全沉溺于工作,对自己的事情都不管不顾了。

同时,现在的社会也较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只要在公司埋头苦干,奉献终生,之后的事就会由公司全部包揽,拿退职金和企业年金(同时有国家给的不太充足的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安度晚年。现在,这些都是很难指望的了。如果经济不好,经营困难时,随时有可能被公司裁员(我们公司上个月也裁掉一些)。因此,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不能总是靠别人、靠公司、靠政府,最终能完全依靠的只有自己。这就是自我责任的意思。禅宗说,佛在心中。理财虽然相对比较低俗,但还是可以说:财也在心中。向自己内心去求,自己为自己负责,而不是向外去求,去依靠公司、政府等外界因素。这将是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位工薪族都应该具有的思考方式。

当然,像本案例中的那位老兄那样,已经有了如此巨额的资产的话,当然可以轻松地设想从现在开始收入为0的情况。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显然这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还是要有意识地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尽量降低对某个公司的依存度。这样,就算不幸被裁员了,也有足够多的应对之法。最忌讳的就是只能在某个公司做部长、课长等,到了其他公司就什么都做不来情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电视剧“ハケンの品格”(中文版译名“派遣女王”)中被公司返聘的小笠原。虽然是一个很好心的老头,但不能否认他除了对那家公司的事情很熟悉外,换个地方基本上做不了什么。这样的人很有可能会被现在的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而裁掉,而之后找不到收入类似的工作的话,由于大多数家庭每月都有一定水平的固定支出(房租或房贷、伙食费、水电费、孩子的学费等等),如果同时缺乏足够的资产的话,生活可能马上就会陷入僵局。

因此,总体的对策是:

  • 保证自己有核心竞争力(或者说对很多企业而不是只对某一个企业有足够的价值的技能) ,降低对某个特定企业的依存度。这样一方面可避免被裁员,另一方面,就是被裁员,也能尽快找到同等收入水平的工作。于是,每月的收入就得到了保障。
  • 自己做个体经营,或开办企业(但不能轻易地放弃现有的工作)。这样,就能有充分的控制能力。在生意或企业能维持运营的情况下,永远都不会被炒鱿鱼。
  • 积累一定的资产。这样,在突然暂时失去每月的收入时,也能维持生活中的各项正常开支。
  • 理想的情况是,资产能定期地或不定期地产生一定的收入。这些收入在平时可用于继续形成资产,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贴补家用。当然,这部分收入要是多于正常的生活开销的话,就财务自由了。
  • 未雨绸缪,提前开发并形成其他的收入源。这将能有效地对冲失去工作的风险。

日本储蓄达人

日本人在理财方面,一直以来属于比较保守的类型。家庭财产中,如果只考虑金融资产,绝大部分都是银行存款。在日本出版的理财方面的书总是不断地拿美国人的储蓄和投资的比例教育日本人(其实美国人就真的那么积极投资吗?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401K计划的结果),试图让日本人能更加积极地投资。尽管如此,近年来由于经济十分萧条,存款额也持续大幅下落,好多家庭都没有任何存款。经济越是不好的时候,这种状态越是危险。

日本好多家庭都是由在家里的“专业主妇”负责理财,男人们则一门心思在外面“开源”,因此,这方面的信息多出现在面向主妇的书籍和杂志中。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相当不合理的。不排除有很多女性十分有理财的能力,甚至还有因逃税上亿日元而出名的那位主妇外汇高手,但是,多数女性在这方面上应该比男性要差。再有,很多女性在鞋、包、珠宝首饰、美容等方面花费十分惊人,以至于她们自己都觉得要是生为男儿的话,真的不敢结婚了。在这种情况下,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收入很高的家庭却几乎没有存款。

同时,由于经济萧条,今年来,工资收入一直在降低,这也是储蓄变少的一个客观的理由。

但是,大家都是处于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有些家庭或个人就有很多的存款呢?而且,这些家庭的收入也不都是那么高。这就涉及到理财技能方面的差距了。

读了《大不況時代の 新 お金のたまる人 たまらない人》这本书,感觉颇受启发。这本书篇幅较小,但内容却很多。这里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些要点和本人(iDog)的解释及评论。例子多取自本书中。

(注:我发现国内有一本译本《蟋蟀比蚂蚁更有钱?》,不过,这是根据这本书的旧版翻译的。)

储蓄达人的标准像

年收入600~700万日元,40岁以下,穿着朴素,住的房子也较小,外表看不出来有钱。储蓄总额大约1000~2000万日元左右(不算多,也许是因为年龄的缘故?),个别的储蓄总额可达到3000~5000万日元以上,1亿日元(富翁级)以下。按阶层分,属于“大众层”,极个别的在“上层大众层”和“准富裕层”中。

附:野村综合研究所2005年推算的日本富裕层人口分布(按金融资产分)(同时参阅日本富裕层研究):

分类 标准 家庭数
超富裕层 5亿日元以上 5万
富裕层 1亿日元~5亿日元 85万
准富裕层 5000万日元~1亿日元 280万
上层大众层 3000万日元~5000万日元 702万
大众层 3000万日元以下 3830万

一项铁的原则:要有100万日元以上的活期存款

首先,现在日元的定期存款利率十分低,几乎毫无吸引力。因此,存成活期更方便使用。同时,作者强调,那些储蓄达人多把钱以活期存款的方式一直放在那里,于是就不知不觉地越来越多。而不能存下钱来的人,则受不了活期存款账户里有钱,因此,都被以各种方式花了出去。这应该是反映了一种纪律性和对物欲的克制能力吧?

对工作的正确态度:不要辞掉工作,但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投资、创业等方面的天才,而不具有一些特别的才能的话,要做这些事情,很容易失败。因此,不能轻易就辞掉自己的工作,去专职地从事这些事情。在经济十分萧条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

同时,也不能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当然,不是说对工作敷衍了事,那样会被解雇的。工作还是要努力做好的,但这样就够了。过于投入到工作中去的话(长时间无偿加班、何时何地都在考虑工作的事等),不但容易让自己的健康状况变糟,让家庭关系变差,而且也没有时间考虑更重要的事——理财。工作是受雇于雇主而打理雇主的生意,而理财则是打理自己的生意。传统上,日本人都是工作狂、企业战士,现在,很多开明的公司则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讲究“工作和生活的平衡(work life balance)”。

储蓄的达人度和家具的量成反比

家里的家具越多,越不容易存下钱来。家具少其实有很多好处:花在购置家具上的钱少,需要搬家时,要花钱扔的东西也少;在狭窄的房子里,没有家具会显得更加宽敞通畅,心情更好,打扫卫生也更容易。日式房子里多只是铺着榻榻米,上面没有任何一件家具(寝具等收藏在柜子里)。西式房子和厅里的家具也很少。在这样的房子里,打扫卫生简直是一种享受,因此,也会更加倾向于常常打扫。

有兴趣爱好

那些“没有业余兴趣爱好,只是一门心思工作”的人,不如有某种兴趣爱好的人更容易存下钱来。这些人的爱好多种多样,包括:铁道模型、音响发烧友、热带鱼、折纸、铁人三项、歌剧欣赏等。有这些爱好看似容易浪费钱,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某音响发烧友,斥资买了高级的名牌音箱、电唱机和功放等,其中电唱机的唱针臂就价值十几万日元。这些只是初期投资,“运营成本”则很低,因为他只是在休息时用这套设备欣赏优美的音乐,而不像其他人那样拥有号称“食钱虫(金食い虫)”的汽车,也不会为了放松而沉迷于酒馆等地方。这不但省了钱,还有利于精神健康。

坚持记账

记账便于了解家庭的实际开销情况,发现浪费的地方并及时更正。我感觉在一个人生活的情况下,要记录下来每天的开销还是很容易的:多数的开销不外乎每天的饮食,只要用手机上附有的简单记事本功能把金额记下来就行了,之后回家输入Excel中计算。这样每天用不了几分钟即可。对于信用卡支付的金额,应该算作现在的支出,而不要等这笔钱被信用卡公司实际收取时再算,因为这样更准确地反映了实际的生活开销。

对名牌产品的态度

像全身名牌那样对名牌产品的过度依赖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当然,有足够的钱那样消费的话另当别论)。名牌产品的设计和品质一般都很好,样式也不容易过时,可以终生使用。对这样的名牌产品,应在积累够了用于购买该产品的钱后(而不是从其他地方抽调钱或借钱)用现金购买,并仔细地终生使用。攒不下钱的人则爱慕虚荣,因此会不断地更换使用各种名牌产品,且多是借钱(信用卡,甚至高利贷等)购买。

危机意识

储蓄达人们多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尽管他们的存款在平均存款额以上,他们还是不认为自己有钱。他们常说:因为我们家没有钱,所以必须这样节约啊。

住房上花钱少

储蓄达人们大多住得很简朴。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都把每月的支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他们租房时选房子的标准必定符合下面三条中至少一条:面积小;房子旧;离车站远。这样会比较便宜。有位40多岁的“储蓄达人”,储蓄总额达6000万日元以上。他们家租的是一个30多年的旧团地房子,到车站步行20分钟,离东京市中心交通时间1个多小时。而且是没有电梯的5层楼的顶楼(我想到的是稻毛海岸那边的公团房子)。而且家里有两个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抱孩子拿童车上楼是很辛苦的。月租金4.7万日元,而原来租的则要8.2万日元。

买房派的人则一方面大量地看房子,同时刻苦研读房地产方面的各种知识,有的人甚至把“宅地建物取引主任者”的资格都拿下来了(我也通读过,但没兴趣去拿下该资格)。这样起码不会被个别的黑心房地产公司欺骗。跟一般人倾向于选择高一个档次的房子相反,储蓄达人们往往会选择低一个档次的房子,并充分准备首付金,以便控制贷款金额,同时,设想最坏的情况并保证能有应对之策。这样,每个月的还款压力就很小,并在积累了一定的存款后还经常积极地追加还贷款。

注重节约

节约1万日元,相当于多赚了1万日元以上的钱:因为赚的钱要被扣掉所得税、住民税等。如果税率为20%,则相当于多赚了12,500日元。税率越高,相当于额外赚的钱越多。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考察这省下来的1万日元:如果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0.1%,则需要拿1250万日元的本钱存1年才能赚1万日元(还要被扣掉20%的税);如果现在股市低迷时冒一些风险投资股票并赚2%的股息,则需要55万日元的本钱。而稍微下些功夫,一年省个几万日元是很容易做到的。

总是注重性价比

就算那些因比较富裕而花销比较多的人也是如此。比如,到高级餐馆吃3000日元的午餐。在高层酒店的最上层装潢高档的餐馆里, 坐在靠窗的位置眺望着东京湾的景色,享用着无可挑剔的美食和服务,这样的晚餐价值1万日元以上,但由于是折扣性的午餐,就使得性价比十分高。(iDog评:就是一般的人,偶尔吃高价的午餐也有其合理性。晚上到酒馆里去,花销往往比较多。如果你不需要喝酒的话,花比这少的钱用于吃高价的但更加高档的午餐,则性价比更好。这同时对健康有好处,因为要“午吃饱,晚吃少”嘛。)

其他

储蓄达人不一定需要学历:一流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毕业的人、有美国MBA文凭的人、银行员等不一定有储蓄,而有很多储蓄的不一定有大学学历。

储蓄达人们虽然不会花太多钱用于穿着名牌服装(实际上大多是较便宜的服装,比如很多为UNIQLO和GAP等),但外表多显得有魅力和一定的精神风貌,而不显得cheap。一方面,他们注重不花多少钱的装扮自己的方法,另一方面,应该是由于经济状况安定而自然带来的那种自信和和安全感的折射吧?

储蓄能力有“遗传”性,即受家庭熏陶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