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

苹果电脑相关

7年前的苹果笔记本的升级和更新

我的苹果笔记本是大约7年前买的,型号466,是第一代铝壳MacBook,苹果公司一般称之为“MacBook (13 英寸, 铝壳, 2008 年末机型)”。我当时安装Windows XP时,从总容量160GB的硬盘里,分配了30GB的硬盘空间。结果一路用下来,基本上全是用Windows,而极少启动到苹果的OS X。用到后来,Windows的剩余硬盘空间便经常吃紧,剩余硬盘空间经常维持在几百MB的程度。因此,感觉十分别扭。

当年买苹果笔记本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当时像点样子的笔记本电脑都要比苹果的这款产品贵不少,而且品质还差,加之苹果笔记本已经开始用英特尔的CPU了,能装Windows,因此当然要买这款了。后来基本上没启动到苹果的操作系统的原因,一方面是对OS X 10.5的操作有些不满,比如无法把窗口最大化,小小的窗口用起来很别扭;另一方面是后来很多应用程序都只支持10.6以后的版本。

几个星期前,我终于忍无可忍,就试图再分配一些到Windows侧。上网了解了一些方法,比如先到苹果一侧把分区改小,再到Windows侧把分区扩大。苹果侧倒是没问题,而且扩大Windows分区时,我还有所保留,没有用全部剩余空间(因为据我观察,苹果分区和Windows分区之间应该有大约100MB的剩余空间),结果从Windows切换到苹果后,就再也无法启动Windows了,因为苹果侧对增大了的Windows分区并不认同!又由于我只有这一块硬盘,因此也无法用其他软件去修改分区。好在我当时已经把重要文件从Windows侧备份到我的服务器里了。之后一段时间,我就没有电脑可用了,只能在服务器里勉强装一个虚拟的Windows电脑。当然,其性能很差了。

此时,我就面临一个选择:买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或修好这台电脑。新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还是比较贵,而且,我也难以认同Windows 8的那种风格(Windows 10似乎有所改观,但还是摆脱不了Windows 8的调调)。而新型的苹果笔记本,虽说其“视网膜显示屏”很精致,而且也更薄更轻,但是,内存却是焊死在主板上的,要更多内存就要付出更大的不成比例的代价。这让我感觉十分不爽。于是,我就决定以较低的成本来升级和更新目前这台电脑。

由于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一般来说,每3年就该换一台电脑(如果不是只用来上网娱乐的话)。但我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在买电脑时,都是选择配置相对较好的,因此,也能多用一段时间。

因为事情的起因在于硬盘,因此,首先要买一块容量更大的新硬盘。这里又有两个选择:买速度极快且防震的SSD硬盘,还是买更便宜的普通硬盘?我本来想买SSD硬盘,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但是,SSD硬盘有寿命问题。比如在Windows XP里,我们能看到,系统几乎时时刻刻要写日志文件。如果总在一个地方写,难免要把硬盘很快写坏(XP里没有对SSD硬盘写操作的分散的功能)。而这种不可靠性是我所无法接受的。于是,就决定买普通硬盘了,而且用原计划一半以下的钱买了两倍的容量:买了目前性价比最好的1TB的硬盘,7200转的,速度也比原装的(5400转)快。

CPU是焊死在主板上的,无法升级。接下来就是内存了。买这台电脑时,已经装了官方声称的最大容量:4GB内存。不过,据说这台电脑实际上能支持8GB内存,条件是用比较新的苹果操作系统,并升级固件。固件在买来后不久就升级了,于是,就买了8GB的内存。买的时候要注意型号和规格,不要到时候装上用不了。

当然,还要更新苹果的操作系统。一个好消息是,只要有OS X10.6(雪豹)或以上的版本,就能免费更新到最新的版本。于是,到苹果的网店买了一份几年前的雪豹,花费2400日元。

mac-osx-snow-leopard

但是,笔记本内置的光驱坏了!我一直不看好这种吸入式光驱,因为其机械结构更复杂,更容易坏。我拆开电脑,取出光驱,结果对如何修好竟然毫无头绪!我完全没看出该如何修理,网上也没有这样的内容。有人问苹果公司,答复是换新的。光驱本身明明很好,只是吸入装置坏了,于是就要重新换价值不菲的光驱,这是我所无法接受的。苹果电脑还能借用其他电脑的光驱,因为一些新的型号由于更薄,都没装有光驱。但我试图连接我在服务器里虚拟的电脑的虚拟光驱时,竟然无法连接!(在旧系统基础上升级还是可以的)于是,就需要再买一个光驱。网上卖的一些光驱很漂亮,很有苹果风格,但是都是吸入式的。吸入式光驱的确漂亮,但是,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我当然不会再自找麻烦,于是就买了一个比较便宜的普通的光驱。这款光驱除了还算轻薄规整外,说实话做工的确算不上精良,跟我在1998年买的第一台索尼笔记本电脑配的CD光驱比差了不少,但胜在便宜。当然,买光驱时也要注意是否对应苹果电脑。虽说光驱一般没什么问题,可是厂家明确声称支持苹果电脑的话,还是会更加放心。

万事俱备,于是就开始安装硬件了。先打开电脑,把原来的硬盘卸下来,把上面的四个螺丝拧下,装在新硬盘上。这四个螺丝钉的作用是把硬盘支撑和固定在支架上。为方便起见,把原来的硬盘上的塑料带也撕下来,贴到新硬盘上。这条塑料带的唯一用处是为了便于把硬盘拆下来……此时,就可以把新硬盘装入电脑了。

所用工具

所用工具

old-hdd

卸下原装的硬盘,拧下4个螺丝(用于支撑和固定硬盘),撕下塑料带

new-hdd

把支撑螺丝钉拧到新硬盘上

old-new-hdd

把塑料带贴到新硬盘上

install-new-hdd

安装新硬盘并固定

然后,连上外接光驱,安装雪豹版操作系统。感觉比豹子版是好用一些了。但不能留恋,直接一步到位,升级到最新的OS X EI Capitan!果然漂亮多了,而且,据我之前到店里的了解,新版也比较容易最大化了,双击缺省的行为也不是最小化了。于是,操作性比较符合我的心愿了。

雪豹版安装盘

雪豹版安装盘印刷精美可爱,可收藏

关机并再次把笔记本后盖打开,把原来的2GB的两条内存卸下,换上两条新的4GB内存。

dvd-mem

安装光盘和两条4GB内存

重新启动系统,可以确认内存升级到8GB。

mem-8gb

内存成功升级到8GB!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安装一下Windows XP。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分配了400GB给Windows,其余600GB留在苹果这里。用系统带的Boot Camp助理无法装XP,于是就用“磁盘工具”进行分区,然后直接用Windows XP的光盘重新启动并安装。安装完毕后,再安装雪豹带的驱动程序,于是顺利完成。(注:这里应该有更简单的方法:装完雪豹后,直接用其Boot Camp助理分区并安装Windows XP,然后启动到Windows装驱动程序,然后再回到Mac并升级到EI Capitan,最后升级内存。我当时急着装内存,就跳过装Windows XP了。)

我买的Office 2007是有安装数量限制的,本来已经没有剩余了,但这次居然能顺利激活。说明它还是认识这台电脑的硬件的,尽管内存和硬盘都换了。

但是,Windows XP却无法更新!因为微软早就放弃对XP的支持了。好在微软还是继续对XP的POS机系统提供支持,于是,就修改一下注册表,把自己伪装成POS机,来更新系统。但是又遇到新问题!XP里原装的IE6版本太低,无法正确装载更新网站!于是,先安装Firefox,再到微软网站搜索SP3和IE8的安装程序,并安装之。这样,IE终于符合微软更新网站的条件了。接下来就是分期分批地安装数不清的更新补丁。费了几天时间(下班后回家处理),终于装完了全部更新。但是,MS Live却不能再安装,无法用其Email客户端了。费了一点时间到网上搜索,终于在Outlook里把Hotmail账户都设置好了。

Windows XP的32位版本无法使用所安装的全部8GB内存。好像只能使用3GB左右,开启PAE也无济于事。于是,就安装了之前购买的Buffalo MiniStation外接硬盘里所附带的REMDISK软件(以前下载的免费软件最大只能支持3GB,对现在的情况来说已经不够用了),把剩余的5GB左右的内存变成了一个虚拟的异常高速的硬盘。然后,修改Windows的设置,把临时文件夹和pagefile都指向该虚拟盘。这样,就不但能使用3GB以上的内存,而且还避免了把一些垃圾(临时文件)写到硬盘里。另外还要做以下两件事来把事情处理完美:

  • 在Autoexec.bat(恐怕有20多年没跟它打交道了)里加一条命令,在系统启动后,在虚拟盘里创建“temp”文件夹
  • 修改注册表,在Windows关机时清空pagefile文件(防止再次启动时,系统需要从pagefile里读一些数据)

设置完以后,突然觉得Windows XP有些简陋和过时了,心里有点落寞的感觉。可能主要是由于使用了苹果的最新的系统的原因吧。恐怕以后多数时候要改用苹果的系统了。

回到苹果侧,安装了X Code和Eclipse等开发工具,并设置好电子邮件账户。

最近,又买了一条亚马逊做的苹果笔记本用的廉价版显示器连线,配合之前买的一个比较便宜的切换器,就能在该笔记本以及另外两台Linux服务器间共享液晶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了。笔记本用的罗技的蓝牙无线鼠标(M555b)倒是目前最好的一个,5年来一直在用;但键盘当然还是我的HHKB好,尽管在苹果机里面一些快捷键比较难以使用……这一点以后慢慢摸索和解决吧(主要原因是其驱动程序尚未支持EI Capitan)(后记:现已支持)。

   

另外,连好后,我发现显示器的显示质量比预想中的差,在Windows XP中只能设为1024×768!于是到苹果侧,经过一番折腾,固定在1280×1024,因为经过上网搜索,其native的规格就是这样。毕竟是十多年前买的显示器了,型号是三星的SyncMaster 172T。当年很好也很贵的东西,经过了这么多年,当然是技术落后了。上网一看,当年买这台17英寸显示器的钱,现在买两台普通的27英寸显示器都还有富裕。看来是由于多年来缺乏台式机,而服务器的显示卡又差,并参照公司里用的显示器,于是便对它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

下一步的计划是,在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内置光驱果真是无药可救了的话,就把它去掉,并买一个装硬盘用的适配器,把原来那块硬盘装进去,并把其中的Windows分区修好。这样,就有两个硬盘可用了,而且,以后如果需要,还可以把那个容量小的硬盘升级成2TB或以上的硬盘,或者换成SSD硬盘。

本次更新总共开销情况(价格为购买时的价格):

商品 价格(日元)
硬盘 7,299
内存 6,250
光驱 2,680
苹果雪豹 2,400
小计 18,629
切换器 2,300
MiniDisplay到VGA变换连线 1,480
合计 22,409

清理苹果笔记本内部积累的灰尘(附示范照片)

近来,我的苹果笔记本电脑(MacBook)发热现象越来越严重。上次安装了调整风扇转速的软件后,情况略有好转,但随着天气的继续转热,每当我看网上的视频(如Yahoo!Finance的CNBC节目,和Youtube视频等)时,电脑温度都会居高不下。前天晚上,我发现CPU温度超过了90度!估计是濒临死机了,于是,赶紧拿冰袋降温。。。每次看视频节目都得不时地查看CPU温度,很是令人困扰。

由于多年养猫,我十分清楚机内肯定灰尘和猫毛积累严重。但是,我一直懒得拆开电脑清理,原因有二:苹果笔记本制作精致,因此,总是觉得拆开它很麻烦;另外,我也十分不愿意关机。。。但这次看来不关机清理也不行了,否则风扇转速提高了也没有机身外壳这么烫的道理:只有热量排不出去时,才会因风扇的作用,令机内热量以对流换热的方式作用到金属外壳上,让外壳热得烫手。

于是,立即动手清理。这款笔记本电脑的后盖分为两片:下面的一片覆盖着内置硬盘和锂电池,不需要拧螺丝就能打开;上面的一片则覆盖着其他的部分,包括主板、内存条和光驱等,而且是用螺丝钉固定的。因此,要是换内存的话,就必须把上面的一片打开。我的这个笔记本电脑由于买的时候就已经装配了4GB的内存,因此,从来没打开过上面这片后盖。这次是不得不动手打开了。

首先,还是按动后面的那个扳手,打开下面的那片后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扳手,做得十分精致。这次打开后仔细地研究了一下,愈发感到它的设计令人赞叹。这个扳手打开和关闭都有锁定装置。一般的锁定装置多是用塑料件卡住的方法,而这个扳手则是全金属的。它的实现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用两块强力磁铁来将其在两个位置锁定。这样,既使得它在搬动时手感很好,又没有任何部件的磨损。

然后,为了安全起见,拆下锂电池。我打开上面那片后盖时,见里面的板子上有一个极微小的铜制的触压开关。我猜想那可能是用来检测后盖是否开启的吧?如果开启了的话,就切断电源等。但是,我们还是干脆把电池卸下来的好,反正也不麻烦,举手之劳而已。电池也是由那个扳手来锁定和解锁的。一旦解锁,就没有任何障碍了,直接取出就是。

打开下面的后盖时,在上面的后盖的下侧,4颗螺钉就暴露了出来。同时,其上侧也有4颗螺钉。用00号十字螺丝刀把这8颗螺丝钉拧下来,并注意放好。我在拧下螺丝钉时,习惯于把它们按原来的位置放好,因为它们的大小是不一致的。这里,上侧的4颗中,左上角的那颗长度明显的短。另外,在开这片后盖时,你会觉得它比较紧。这里不要担心,这只是因为它被扳手上的强力磁铁吸附着的原因。这也说明了这个扳手的设计之匠心独具,还有固定后盖的作用。

然后再拧下固定风扇的3颗螺丝钉。其中,也是左上角那颗的长度跟其它的不同。这时,就暴露出在风扇的排风口和机身上的排气栅之间积累的大量灰尘。灰尘是如此之多,几乎把排气栅都堵死了。这正是机内过热的罪魁祸首。也难怪,毕竟这个笔记本电脑已经买了4年半了,还从来没清理过内部的灰尘。不过,这里跟猫似乎没什么关系。我只是用镊子从主板底下夹出了两根猫毛,其他的都是一般的灰尘。对于机箱内的灰尘,我惯用的清理方法是“吸尘大法”,即用吸尘器接上吸嘴,将灰尘都吸走,十分简单有效。一些人喜欢用压缩空气来吹,虽说也很有效,但是要小心不要把灰尘吹到机箱的深处。用吸尘器则是令灰尘原路退出,应该是更好的方法。

苹果笔记本内积累的灰尘

由于风扇很小,似乎用什么办法都无法有效清扫。于是,索性把风扇的盖也打开。风扇的盖是用一颗极其微小的螺丝钉固定的,一定要把它放好,不要弄丢了。这时,我想到清理剃须刀的毛刷了,用来清理这微小的风扇叶片正合适。当然,有废弃的软毛牙刷的话,也很好用。

然后,再用清理相机和镜头的橡皮球来吹一下各处的残留灰尘,并把风扇和两片后盖装回去,清扫工作就宣布完成。

在清理途中,我还试图拆下主板,结果拧下5颗螺丝钉后,居然还固定着。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觉得主板并不是很好拆,而且用手电筒照了一下,其下面很干净,用橡皮球也没吹出什么东西,于是作罢。笔记本电脑由于需要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组装大量的东西,其装配往往十分繁琐。机身纤细的苹果笔记本电脑尤为如此。因此,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轻易去拆主板。

清扫完毕后,接上电源,顺利开机。之后,CPU的温度基本维持在60度以下。为了测试其效果,我连着看了大量的视频,结果也丝毫没有问题。于是,电脑过热的问题最终圆满解决。

对这款苹果笔记本电脑的最大的感想就是强力磁铁的充分利用。首先,苹果笔记本电脑引以夸耀的电源连接方式就是用强力磁铁把电源线接头吸附在机身上,这样,当不小心绊到电源线时,不会把电脑拽下去摔坏或把电源线拉坏。其次,就是上述的后盖上的小扳手那里用的两块强力磁铁。此外,在机身上位于上面的那片后盖下端的部位,还装配了一排的强力磁铁,我研究了一下,发现其唯一的用处就是把下面的那片后盖吸附住。但是,遗憾的是,下面那片后盖上的铁片太薄,而且磁铁和该铁片之间,还隔了上面那片后盖的薄薄的一层铝合金,因此,吸力比较小,几乎感觉不到。也许,这些磁铁没发挥太大作用吧?如果把上面的那片后盖下端也变成铁的,这些磁铁的作用就会明显些。

具体的操作步骤示范参见这里。

苹果笔记本MacBook使用Windows时的发热对策

由于各种原因,我在使用自己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时,一直是启动到Windows,而很少用苹果的操作系统。刚安装完Windows,我就意识到了用Windows时该笔记本电脑容易发热,可能是因为Windows跑在苹果的BootCamp层之上的原因吧。不幸的是,随着天气变热,近来该笔记本因过热而死机数次。按说其铝合金外壳应该散热很好才对。。。

前天晚上,在我交易外汇和股票时,突然又死机了。而且由于过热,就是立即按电源开关也启动不起来。好在我并非做短线,不在意停一会儿。但经常死机总归也不是一回事儿啊。

到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的中文信息,结果除了一些苹果的愚忠用户的冷嘲热讽外,没找到任何有用的解决方法。不知道为什么,一些苹果用户的思想会那样狭隘,好像在苹果电脑里用Windows就是对苹果(甚至是对他们这些苹果用户)的巨大亵渎一样。其实,不管是电脑硬件还是软件,都不过是一些工具而已。那个好用就用那个呗,有什么大不了的?苹果当年一直不提供带右键的鼠标时,一些苹果用户说什么也不愿用其他厂商的鼠标,尽管这些带右键的第三方鼠标都能正常使用,而且都比苹果原厂的单键鼠标方便得多。对于在苹果机里用Windows容易发热,这些人则不是幸灾乐祸就是冷嘲热讽。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卸掉Windows。

其实,我并不在意用什么操作系统。该用Windows就用Windows,该用Macintosh或Linux就用Macintosh或Linux。是系统因用户而存在,为用户服务,而不是相反。再说,因为支持Windows而使苹果机的销售对象扩大到Windows用户,这对苹果公司来说也是件好事。因此,这种敌视在苹果机里使用Windows的想法,可能只限于这些愚忠的用户自己吧,甚至连苹果公司都不见得这样想。。。

不管怎么说,这个问题还是必须解决。我尝试过切换到苹果操作系统,结果几乎不能交易。当然,这跟系统太老也有关,版本为10.5,而好多软件都要求10.6以上。因此,只能切换回Windows并直接面对该问题了。试着用其他语言到网上检索了一下,果然找到答案了(我国的Mac用户应该多向国外的用户学习,对自己好一点):苹果机里的风扇是可以随着温度而调整转速的(哪个风扇不如此呢?),但是BootCamp却只以最低转速驱动风扇!当电脑发热比较大时,这就会使电脑内部的热量越积越多,而无法及时排出。风扇转速的调整可以通过安装一款免费的风扇控制软件得以解决(下载地址在这里)。该软件会检测苹果机内部的温度传感器,随着温度的上升,它会将风扇转速相应地调快。

fancontrol.jpg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只有一个风扇的苹果机,该软件显示GPU温度为90℃,看起来很可怕。如果用另一款免费软件GPU-Z来测一下,就会知道,GPU的温度其实也随着CPU一起降下来了。该风扇控制软件对GPU的温度的显示似乎是死的(hard-coded),并非直接测得的结果。

开着这个风扇控制软件,CPU的温度被降到70℃左右。但当我启动外汇交易软件时,温度还是会升到大约80℃。该外汇交易软件是用Flash技术编写的,而运行Flash程序时,苹果机总是容易发热。

为了最终解决外汇交易时的过热问题,我想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而且投入也极低:买一个冷冻板(フリーザーアイスハード)垫在电脑底下。冷冻板是一个扁平的塑料盒子,里面装满了冷冻剂(一种粘性较大的高分子凝胶状物体)。把冷冻板放到冰箱冷冻层里,里面的冷冻剂就会凝结成固体(即“结冰”)。拿出来后,它会缓慢持续地吸收热量。这种冷冻板本来是在外出野餐时对带着的食品进行制冷保存用的,用于对铝壳的笔记本电脑降温也很方便。我把它垫在笔记本底下,启动外汇交易软件,结果CPU得以一直维持在六七十度的水平上。其实,我放在笔记本上的手都感觉凉了,但CPU的温度还是不能降到这种程度,不知道是因为外汇交易软件使得CPU发热太快,还是CPU和电脑的铝合金外壳之间的导热效率不够高。不过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能正常使用了。另,游戏发烧友在用笔记本电脑玩十分消耗计算资源的游戏时,为了防止电脑过热,会在电脑底下放一个散热的底座。我认为,使用风扇的散热底座不见得比我的冷冻板降温效果好,而且它还比较贵,因此,我的方法不论是经济性还是实际效果,都比散热底座好。如果担心冷冻板的使用时间(它升温后就不会继续对电脑降温了),就买两块来轮换着使用,毕竟它十分便宜。

————

后记: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把电脑后盖打开,彻底清理其内部灰尘。然后再配合上述的对风扇转速的调整,就比较圆满了。

MacBook蓝牙失效问题的解决方法

【注】正文是OS X 10.5下的方法。更高版本参见文末附注。

我的MacBook笔记本电脑突然因过热而非正常关机,貌似掉电一样一下就停机了。不久前曾经历过一次,再次开机也马上掉电,估计是电脑硬件的一种自我保护。冷却下来后,就能正常启动了。这次,在等电脑冷却下来后,我再开机启动到Windows XP,突然发现蓝牙鼠标连接不上了。打开控制面板中的蓝牙设置,发现蓝牙硬件不存在!我想,蓝牙组件应该不至于被过热烧坏吧?如果它能烧坏的话,主板以及其他的部分也好不了。于是,我启动到苹果的操作系统,见蓝牙硬件还是没有。

经过一番网络上的搜索,发现一些其他遇到这种问题的人。有一位怒气冲冲的用户以为是升级苹果操作系统所导致的,寻求苹果的工程师们协助多次但仍毫无头绪。于是上网发帖求助。有人贴了一个自己误打误撞而发现的解决方法:

  • 首先关闭所有蓝牙设备
  • 如果苹果操作系统不是自动登录的话,设为自动登录
  • 关机,然后再重新开机(而不是重启动),启动到苹果的操作系统
  • 耐心等待系统完全启动到桌面,此时蓝牙组件应该已被操作系统发现并正常启动
  • 打开蓝牙设备的电源,需要的话,让系统再次发现或连接该蓝牙设备

作为一名IT的专业人士,我对此很怀疑,这就能修好?但是,很多人跟帖感谢此人,说用这种方法也修好了,而且该帖子的楼主也用此法修好了。于是,我也如法炮制,结果果然好了。

仔细思考一下,可能是苹果的操作系统有一个小Bug,在电脑断电的某种特殊情况下,如果蓝牙设备开启着,就无法将电脑的蓝牙组件正常启动,从而表现为没有蓝牙组件。上述方法只是给苹果的操作系统一个不受蓝牙设备的信号干扰而正常启动的机会,于是一切就都正常了。

那么为什么Windows也有这种问题呢?不是说Windows就必定比苹果的操作系统好多少,但这也太巧合了吧?其实,在MacBook上,Windows的启动是需要苹果的Boot Camp的底层支持的。因此,最可能的原因还是苹果的蓝牙相关软件有Bug。

2014.05.02 附注:

由于再次出现了该问题,这次我没有启动到OS/X,而是直接启动到Windows,结果该问题也得以顺利解决。

2015.11.26 附注:

现在已升级到OS/X EI Capitan(10.11),偶尔又发生同样的问题,但是我发现上述方法不再有效。于是改用下述步骤顺利解决:

  • 关机
  • 同时按下下列键:SHIFT、COMMAND、OPTION,然后按下电源按钮,按着这4个键不放,大约5秒钟后,电源指示灯闪烁,此时即可松手
  • 按下电源开关,开机。之后蓝牙设备就出现了。

换了苹果笔记本的电源

这个电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经典的磁性接头指示灯变得很暗,且充电变得极慢;之后好像充电变好了,但是指示灯一直是亮的;之后磁性接头的其中一个触点后面的弹簧脱开,变得无法正常弹出。于是,我决定到苹果店去修理。

上周二到了那里,把电源接到他们的苹果笔记本上后,我突然发现,磁性接头的指示灯变好了:拔下来后,指示灯正常熄灭了。他们有一种iPod型的测试仪器,测试结果是日语的”微妙”,我具体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且店员也说不清那个触点是干什么用的。不过,结果是给我免费换一个新的。只是他们当时没货,要我等几天。

周五,他们给我打电话说到货了。我一直没去,今天晚上抽空跑了一趟。这次由于是全新的,各处完全正常了。不过,倒是令人担心以后会不会再坏。到时候就可能过保修期了。

苹果笔记本的电源奇迹般地好了

今天,由于各种缘分,信仰基督教的杨老师安排我跟另外几位基督徒一起用晚餐,其中一位王先生以前主修密宗,并对佛法修行颇为了解,每天坚持静坐2个小时,最近改信基督教。聊起佛教和基督教等的事情,对我颇有启发。我虽认为基督教是很好的宗教,但不认为他是唯一的出路。王先生则和我对修行有一致的认识,即最终是修心,要明心见性,但他认为信基督教的成功率要比修佛高,因为信了基督教后,有了圣灵感应,人的行事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会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因为是圣灵在主导。对此,我不知道是否正确。

这些好像跟主题无关。。。

回来后,打开苹果笔记本,插上电源,意外地发现磁性接头的指示灯亮了起来。今天早上它还是灰暗的啊。。。

亮着的灯,在佛教(尤其是禅宗)中是有隐喻的。

苹果机电源出了问题

前天,把电源接到苹果笔记本上时,突然发现磁性接头上的指示灯没亮。仔细一看,其实它是亮着微弱的绿光的,只是如果不到黑暗的环境里,是看不出来的。笔记本也显示“不在充电”,虽然电池的电量只有一半。不过,该电源还是能给笔记本供电,而且经过很长的时间后,也能把电池充满。归纳一下,有以下的问题:

  • 磁性接头的指示灯显示不正常
  • 不能正常地对电池充电

由于这里在我周围,没有人用类似的苹果笔记本,因此无法跟别人的配件互换使用来推断是笔记本的毛病还是电源的毛病。不过在网上检索了一下,发现其他人也遇到过完全同样的问题,只是除了到苹果店外,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

我的苹果笔记本虽然是在加拿大买的,但是这次来没有带保修证,而是只带了购物发票,因此,那个电器店(Best Buy) 拒绝给我修。可能只好过后回日本后再到苹果店去想办法了。

苹果笔记本用的鼠标

虽然苹果笔记本的触摸板十分新颖,很多功能(比如两根手指的滚动操作、两根手指点击的右键等)很好用,但还是无法取代一个真正的鼠标。

首先,当然是本着闲置物品充分利用的原则,找出了一个罗技的光电鼠标。结果发现很不好用,而且经常是按着左键时突然被放开,还有单击变双击等的误操作,在处理图像时苦不堪言。本以为是笔记本的驱动的问题,后来发现,换了接在服务器上的另一个光电鼠标后,上述问题都不翼而飞,于是确定了是那个闲置鼠标自己的问题。家里虽然有几个闲置鼠标,但其他几个都是串行口的鼠标,且都是滚动式的,接到服务器上都不爱用,于是决定再买一个给笔记本用。

说到给苹果笔记本电脑配鼠标,当然首先想到的是其原配:

Apple Wireless Mighty Mouse MB111J/A
Apple Wireless Mighty Mouse MB111J/A

这款鼠标的名字十分响亮(有点托大。。。),且外形十分的简约,毕竟是苹果设计的。虽然上面没“分瓣儿”,但是它却的确是支持左右点击的(苹果也意识到自己原来一直坚持的一键鼠标太不合时宜了)。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它上面的小滚动球不是太好用。我不喜欢滚动球式的鼠标。这个球虽然很小,可以快速地滚动,但是实际使用的感觉还是不够爽。其次,这款鼠标比较贵:现在将近8000日元。最后,这个小球容易因为进脏东西而出现故障。不管你再怎么细心呵护,还是难免进脏东西的(一般三个月左右开始出问题)。而这个鼠标并不那么容易拆开修理,因此好多人都是重新买一个了事。但是,这毕竟是比较贵的一款鼠标,用几个月就重买一个,对个人用户来说,并不是个好主意。于是,有有心人找到一个解决办法:把两面胶裁成细长条,把它的一头粘在滚动球上,小心地滚动小球,把两面胶从一侧带进里面去,一直朝一个方向滚动,直到胶条的头从滚动球的另一侧伸出,便把它小心地拉出来,手持胶条的两头,来回拉动,把滚动球和它里面的脏东西都沾到胶条的两面。这样来几次就可以清理干净。虽然是个好主意,但还是比较麻烦。

由于苹果笔记本内置蓝牙,于是首先上网找蓝牙鼠标。最后只发现了一款比较合适的:微软的笔记本用蓝牙鼠标Notebook Mouse 5000。

Microsoft Bluetooth Notebook Mouse 5000(69R-00004)
Microsoft Bluetooth Notebook Mouse 5000(69R-00004)

本想就此购买了,后由于顺路,就到Yodobashi店里去试了一下,发现它并不是那么好用(也不差,只是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就继续找。

我在2000年时开始对微软的鼠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是在公司使用一款微软的IntelliMouse Explorer光电鼠标,它不但握在手里十分舒适,点击也很舒服,带有滚动轮,而且它左边有一个大键,供拇指使用,一般把它设置成让浏览器后退到上一个网页,上网时十分的舒适,特别是对书籍类的网页,在没有“下一页”功能时,能迅速退回目录,再点到下一页,十分的快速方便(没有该功能时,我一般都是用快捷键<Alt>-Left)。当时这款鼠标要价八、九千日元,由于当时自己比较穷,且一般的鼠标只值一千日元左右(没有滚动轮和中间键),就一直没舍得买。后来,这款鼠标又出了更新的版本,左侧的一个大键变成了两个较小的键,我感觉操作感没那么好了。。。后来,自己的那款垃圾鼠标用坏后,就买了罗技的光电鼠标,带中间滚动轮,感觉不错(上述的那个闲置鼠标)。再后来,就一直用买计算机时搭配的鼠标(也是罗技的光电鼠标)。

这次,发现那个Explorer的鼠标(左侧两键)居然还在卖,是应用户要求重新生产的,比较荒谬的是,操作系统还是只支持以前的那几种,现在看来有种过时的感觉(当然,可能用于现在的操作系统也没问题)。价格也到了原来的一半以下了。虽然对这款鼠标比较有感情,但是它只是以前的翻版,没有添加比如激光、无线等新功能,因此就割爱了。要是想给台式机配个鼠标的话,倒是不错的选择。还有其他几种,但都不理想。

Microsoft IntelliMouse Explorer 3.0  B75-00123
Microsoft IntelliMouse Explorer 3.0 B75-00123

于是,就试旁边的罗技的鼠标。罗技几乎没有蓝牙款的(店里只有一种,还是搭配蓝牙键盘的),无线款都是用自己的USB接收器。由于我的苹果笔记本有两个USB口,想想也没什么问题,就重新拟定选择标准:

1. 无线鼠标
2. 不是光学式的,而是最新的激光式的(精度更高,且更不易受下面的桌面的影响)
3. USB接收器,尺寸越小越好
4. 操作感好
5. 不需太大,也不能太小

说一下最后一条: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笔记本电脑的鼠标就得比台式机的小,可能是处于便携的考虑。有的鼠标做得十分小:要么是体积很小,只能用手指握住;要么是高度很低,极端的一个例子是一款能塞进PCMCIA插槽的卡式鼠标。这些鼠标虽然感觉很好玩,但是并不好用,还不如直接用触摸板了。其实,鼠标再大能大到哪里去呢?都带那么大的笔记本电脑了,还有电源变压器等一堆东西,难道还不能给鼠标加那么点地方?

一个新发现是,罗技的很多鼠标都装有快速滚动的功能:中间的滚动轮是金属做的,利用其旋转的惯性,能一直滚动很久。这的确十分有用,尤其是需要不时地从头到尾或从尾到头地滚动时(比如编辑或浏览比较长的文件或图片时)。普通的鼠标,得不停地滚动中间的滚轮,比较累人;当然也能用鼠标操作滚动条,但对于懒人来说,移动鼠标指到滚动条上,再或拖拽或点击翻页,都不如滚动省事。因此,我立刻被这种新功能迷住了。同时,还可以向左或向右扳动该滚动轮,实现向左或向右的滚动。

快速滚动轮分两种操作模式:阻尼很小的快速转动模式,和一般的每次一小档的转动模式。每次滚动一小档,便于控制滚动中止位置。虽然滚轮的惯性对该模式也有一定的作用,但终究由于阻力太大,而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小阻尼模式则能持续滚动很长时间,但难以精确定位(因为滚动得太快),适用于希望一举滚动到终点时使用。当然,不希望一直滚动到终点时,也可以用手指扶在上面滚动,操作感上可能没有另一种模式更习惯。两种操作模式的切换方法是:点击中间的滚轮。这样的鼠标有一个弊端:频繁用中键点击的软件(比如CAD等软件),会比较麻烦。我从不用CAD等,因此对我来说没任何副作用。

带快速滚动功能的鼠标有很多,罗技的高端鼠标几乎都有此功能。我首先注意到的是VX-R这款:曲线的人体工程外形,快速滚动,拇指用的滚动轮,拇指侧的按键。它的左键左侧还有一个拉动的装置,用来扩大缩小图像,但其位置并不好操作(平时当它没有就是了,必要时用一下)。它的主要问题是:该鼠标是相对比较早期的产品(2006年9月发行),可能是技术不够成熟的缘故,人们对它的评价不够高,比如,容易摔坏,中键滚轮容易出问题等。而且,它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USB接收器比较长。这样,在路上时,就必须把接收器从电脑上拿下来,插到鼠标上带的插槽里。

ロジクール VX レボリューション VX-R
ロジクール VX レボリューション VX-R

还有比它更高端的产品,如MX-R和VX-N等:

ロジクール MX レボリューション MX-R
ロジクール MX レボリューション MX-R

MX-R定位于台式机鼠标,因为它比较大。当然,正如前面所述,我并不认为笔记本鼠标就非得做得小不可。它有着近乎妖异的外形曲线,握持时十分的舒服。拇指滚动轮和按键应有尽有。但是,它也有两个缺点:它同样是2006年9月开始发售的,因此同样有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网上有用户抱怨它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同时,它的接收器同样比较长,不便于携带。

ロジクール VX ナノ コードレスレーザーマウス フォア ノートブック VX-N
ロジクール VX ナノ コードレスレーザーマウス フォア ノートブック VX-N

VX-N的接收器比较小,插入后外面只留大约5毫米左右,可以一直插着而不需要拔出来,很方便。它是2007年9月开始发售的。它的握持手感没有VX-R和MX-R好,价格也相对较贵,因此,我对它也不是太中意。

还有比较简约风格的产品V550 Nano。同样是接收器很小,但它没有左侧的按键。

ロジクール V550 Nano コードレス レーザーマウス シルバー V-550SV
ロジクール V550 Nano コードレス レーザーマウス シルバー V-550SV

回家本想订购VX-R,但是在网上发现了前面提到的一些问题,于是打消了购买的念头,再考虑其他的几种制品。这时发现那款当时并没怎么注意的简约的鼠标V550 Nano,倒是比较理想:尺寸和形状使它携带十分方便,使用时间长(最大18个月。而VX-R为4个月,VX-N为6个月,MX-R为14天),外形也跟苹果笔记本更加匹配,而且价格比较便宜。于是就在亚马逊订购了(因为这里最便宜)。现在每天都使用,感觉很好。

值得说一下的是,它由于用两节5号电池,因此重量比一般鼠标重。看网上很多人提到这一缺点,并提出解决方法:用电池尺寸适配器来把6号充电电池“变成”5号,装在里面使用,以便降低重量。当时还感觉有点小题大作,实际使用时,觉得确实有点异样:移动鼠标时,由于其重量大,造成它和桌面的摩擦力比较大,有一种比较重的感觉。。。不过,使用了几天后,就很快地习惯了。因此,不用电池尺寸适配器也未尝不可。

フルサイズ電池アダプター BT-Z1234A
フルサイズ電池アダプター BT-Z1234A

—————–

追记:

最近(2010年5月)回国,把自己的V550 Nano带了回去,为解决家人的线乱问题,就留在了国内。于是我回来后不得不再买一个鼠标配自己的苹果笔记本。

苹果显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小球型鼠标易脏的问题,于是推出了一款新的鼠标Apple Magic Mouse MB829J/A,不再有小球,而是代之以多点触摸式的一个光滑的表面。设计也十分富有美感,而且尺寸也很薄,便于携带。不过有人反映它在一定的情况下,有容易误操作的问题。

不过我还是非常地喜欢原来的V550 Nano的快速滚动功能,因此决定买其蓝牙版ロジクール Bluetoothマウス M555b

OS/X Leopard里改hosts

由于在家访问服务器时用内部IP,在外面则用外部IP,因此要修改hosts文件。但是,如果不重启动的话,不能立即奏效。经过一番折腾,发现下述命令可以清除有关的缓存,从而使其生效:

dscacheutil -flushcache

让苹果机读写Linux文件服务器

买了苹果笔记本后,家里的一些IT设施都要小小改动一下。最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硬盘空间问题。该笔记本(MacBook 466)只有100多GB的硬盘,又划出了32GB装Windows XP,在从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导入一些照片和动画文件后,硬盘空间很快就捉襟见肘。

家里的Linux服务器的硬盘有着很广阔的空间。原来设置的是Samba服务,跟Windows的PC机配合很好。苹果机虽然也能用Samba服务,但是速度十分的慢(比从网上下载都慢)!FTP也没快多少,而且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只好花点时间设置好苹果的文件服务了,这就是Netatalk。

Netatalk的一个问题是,它好像不如Samba更成熟稳定,可能是苹果的用户数比较少的缘故吧。因此,安装就不是那么直接。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必须自己编译和安装了。而且最新的发行版本(2.0.3)有两个问题:国际化问题(对我们很重要),以及不支持新的BDB。因此,必须用已经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的2.0的TOP来编译。然后经过一番乱鼓弄,终于好使了!

编译安装和配置方法:

http://www.idogicat.com/wcs/IT/SetupNetatalk.html

——————

后记(2015.11.22):

后来,由于不常用苹果系统,就没有再用Netatalk。而且,后来连苹果自己都不再支持了。因此,原来的Linux服务器坏了后,就没有在新服务器上再装。

近来,突然发现Samba服务器越来越快,到了苹果系统里,也是同样的很快。于是,就固定于Samba服务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