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妖魔偶现
心头愁苦时生
看破人间天下事
斩断千秋三界情
祭出慧剑锋
我梦何时关我
明心几许无明
但扫虚空云影暗
不教灵台雾气盈
且开大藏经
梦里妖魔偶现
心头愁苦时生
看破人间天下事
斩断千秋三界情
祭出慧剑锋
我梦何时关我
明心几许无明
但扫虚空云影暗
不教灵台雾气盈
且开大藏经
《观呼吸》是一本详细讨论禅定和正念的书,是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小乘佛经)法师的著作。本书内容详实,且能深入浅出。读了本书,不但让我学到了这些宝贵的知识,还能与其他佛经的内容相印证,解决了一些一直以来不懂的和似懂非懂的地方。
我国流传的佛教称为大乘佛教(又称汉传佛教、大众部佛教),因此使一些人错误地对南传佛教产生了轻视之心,这是十分有害的。前人在修习大乘佛法时,已经对小乘佛法十分熟悉,也就是说已经有了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但现在一些人,则对小乘佛法毫无了解,因此就难以正确理解大乘佛法的内容,并因而导致他们对佛法不解(不信)、理解过于肤浅甚至是迷信。因此,如果不是天生的“大乘法器”的话,还是花些时间把基础打牢比较好,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佛教讲“戒定慧”。没有本书的知识,则很容易停滞在“戒”的阶段,难以深入,而且也难以保持戒的状态,更不用说真正的戒了。戒定慧实际上是一体的,而不是分开的三个阶段。因此,应该熟读本书,把后二者补上。这样才能更勇猛精进地修行。
本书也以较多的篇幅讲了慈悲心,并说明了发慈悲心的目的。学习佛法的人虽说基本上都会知道要有慈悲心,却不一定知道其原因,而只是从众地那样做了而已。本书则不但讲述了方法,而且也说明了修习慈悲心和禅定等的原因。这对像我这种非“大乘法器”的修行者尤为重要。
本书是由一系列的短文所组成。不知道是法师发表过的短文(连载?)的汇集,还是法师就是这样的写作风格。其优点是读起来不累,不需要有很长的整块时间来研读,但相应而来的遗憾之处是体系性较弱,缺乏一个更明晰的修行指导。这就好比物理或化学课本里讲解了各种理论,但缺乏一个实验步骤的指南来帮你上实验课。当然,内容都有了,需要读者熟读并自己总结归纳出修行的步骤。当然,正如法师所说,每一次的修行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因此,修行不是如此机械的过程。因此,假如有一个“实验步骤”类的指南的话,虽说便于读者入手,却也不可过于拘泥。
饶舌为那般
一切皆随缘
不闻陶公语
欲辨已忘言
有佛教同修提出,为了戒淫,可以这样想:此色身并非是我,火化后不过只剩一堆灰烬,而淫欲则伤害人的精气神,败坏人的好运。
这里要赞扬戒淫之发心。淫欲十分难对抗,故《四十二章经》中,关于淫欲的开示最多。而且,其危害也大,《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但有人要问,如果真的这样想,既然色身非我,与此色身相联系的精气神和好运也非我及我所有的东西,损害了又有何可惧?不如借此非我的肉体及时行乐。。。
末学愚见:
此色身,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骨骼、肌肉为地;血液等体液为水;暖气为火;行动为风。众生以此为“我”,可这又何尝是我呢?
如果肉体是我,未出生时和肉体死亡后,又何者是我呢?
如果肉体是我,剪掉的头发和指甲、洗掉的死皮是我吗?还是剩下的肉体是我?
如果肉体是我,饮水吃饭后,摄入体内的水和食物是我吗?排泄出的便溺是我吗?
如果肉体是我,新陈代谢前的肉体是我,还是新陈代谢后的肉体是我?
如果肉体是我,如果因病截肢或切掉病变内脏,截掉的病肢或切掉的病变内脏是我?还是剩下的残躯是我?
如果肉体是我,是前生的那具肉体是我?还是今生的这具肉体是我?还是来生的那具肉体是我?
又有人认为在肉体基础之上的精神是“我”。这真的是我吗?比如说,男人对有吸引力的女人的观点,在汤加和非洲一些国家,如果女人不够胖,就拿不出手去;但我们这些其他地方的人,则普遍以苗条的女性为美。假使我们没有出生在这里,而是生于汤加,我们是不是也会认为肥胖的女人才有魅力?这种由外界而改变的精神怎么可能是恒常存在的“我”呢?另,既然对女性魅力的认识如此之没谱,这也说明淫欲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而已,看到符合自己认为的有魅力的异性,就起心动念。
这个四大假合的肉体,有生老病死,有成住坏空,因此,它是无常的,它不是真正的恒常存在的“我”。建立在肉体基础之上的精神,也是无常的,也不是真正的恒常存在的“我”。众生因误以为这些就是“我”,而产生种种的烦恼,从而不断在六道中轮回,受尽苦恼,难有出期。因此,修习佛法,就要弄清这个道理,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要再错误地把肉体和精神认为是自己。
淫行让肉体感到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美食让肉体感到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香味让肉体感到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烟酒让肉体感到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锦衣华服,若不为礼节和随顺社会,则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化妆、美容,若不为礼节和随顺社会,则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疾病,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健康、长寿、精气神,若不为维生以求法修行,则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安逸享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幸运,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钱财、福报,若不为维生以求法修行、养育家人、行善,则强化“肉体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思想,强化“肉体之上的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音乐,强化“肉体之上的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美景,强化“肉体之上的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亲情、友情、爱情,强化“肉体及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怨憎、仇恨,强化“肉体及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名誉、地位,强化“肉体及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执于赞誉、毁谤,强化“肉体及精神即我”的错误观念,令自己难以解脱,故实为苦,执此为邪,故应远离。
故《金刚经》云: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故《金刚经》云:不管布施多么不可思议的财物(比如“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福德也不如受持读诵《金刚经》多,因为前者不过是为了此肉体或来世的肉体受巨大的福报,而后者则是堪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从而明心见性,获得解脱。
故《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故《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故《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云:“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也开导慧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正在这时),那(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末学时常以假为真,以妄为常,因此时常惭愧。普贤菩萨警告世人说:“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无奈如末学之人时常忘却,而为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妄念所转。故印光大师说:“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但在心里将一个“死”字贴在头上,印象也不够深刻,而真的写在额头上,又无法出门见人,因此,我便十分喜欢这张偶然拍得失误的照片,从门旁玻璃窗里射入的光线,形成利刃形状,悬于头顶。对于我这种不够精进的人,这柄“达摩克利斯剑”正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命如朝露
终究难住
一息不来
入黄泉路
一念之差
进畜生腹
或堕地狱
万劫不复
当勤精进
三界横出
往生西方
安然得度
花开见佛
归入圣途
慈航倒驾
众生普度
今天突然发现,我在这大约半年间,居然颇对了一些对联。。。现汇集如下:
1. 对美国万佛城的上联
江湖河水源流海
僧俗仙人俱依佛
(iDog注:相同偏旁)
大成至圣 万世师表 孔老夫子 道德满天下
少欲超群 千载名扬 融小贤人 孝悌传人间
学佛首先休自满
成道然后方他觉
人曾为僧僧作佛
水可成河河汇海(在别人的联的基础上改的)
(iDog注:拆字,相同偏旁)
宇宙万物皆说法 谁了解
山河一心俱言空 人不知
生一念邪魔坐殿
去诸妄圣佛升天
以先觉 觉后觉 以此道 觉此民
持真空 空妄空 持彼岸 空彼心
(iDog注:重复的字)
境寂闻天籟
念死见佛心
戒香薰修清净体
慧光照见菩提心
独立孤峰狮子吼
共居丛林我相空
志大行高垂万世
心空意广盖千秋
2. 对论坛网友的上联
佛祖慈无边 众生可灭度 缘何实无得灭度
弟子苦有涯 业力难消除 只因本没的消除
高山上听流水声 知音难觅
阳春里奏白雪曲 雅士尚存
(iDog注:上联难点在于含有成语“高山流水”,想来想去只有“阳春白雪”可对。)
3. 自己的对联
寒寺孤影佛无量
青灯寂照月一轮
iDog根据相关文章编写而成。
今作遗书,交我眷属。
世事无常,人生唯苦。
成住坏空,自然定数。
生老病死,无人有殊。
帝王将相,终亦同途。
可怜众生,六道迷途。
生生死死,终不得出。
在生之日,酒色财气,
临到命终,空手离去。
生从何来,死归何去?
佛之谓死,轮回而已。
生命结束,如谷熟成。
熟则收割,收后复种。
春去秋来,西坠东升。
死乃生始,生以死终。
六道轮回,因果不空。
欲出六道,唯极乐行。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中土难生,善友难逢。
我幸为人,闻佛法音,
生在中国,又有知音。
皈依三宝,净土法门。
极乐世界,誓愿往生。
今生有缘,结为眷亲。
命终之时,送我一程。
医治无效,禁强心针。
放弃急救,速进家门。
或坐或卧,随意舒心。
通知莲友,开念佛机。
助我念佛,安详离去。
死后一日,勿触我身。
禁止防腐,勿出悲声。
全身冷透,方可净身。
内着旧衣,外罩海青。
丧葬期间,禁食荤腥。
一律素宴,切勿杀生。
念佛回向,助我往生。
以上嘱托,务必遵行。
如此幸甚,不枉一生。
刚刚进入2013年的第二天。从2012年最后一天开始,就如我所料地出现了财运大好的情况。由于我的财务状况跟各种股票指数和汇率等有着十分强的相关性,近来这些指标都突然一致利好,因此,整个财务状况突然变得大幅利好。
但是一切都仍旧是浮云。好又何妨?不好又何妨?
在一切都不好的逆境中,我们反而容易痛定思痛,冷静谨慎地行事,而在一切都似乎十分美好的顺境中,反而容易把握不住自己的内心,任其天马行空。或许是因为我个人更习惯和适应于逆境的原因(因为经历得太多。。。)?不管如何,应时时提醒自己“空性”的道理,不要心为物役。
前一阵子,由于有一次双盘盘得比较紧,可能还有在开空调冷风时没盖腿的原因,左膝关节有些痛,因此,为了防止意外,停了一段时间。近日,基本没什么问题了,就又恢复了打坐练习。这几次都是每次坐一个小时。
前天晚上,洗完澡后用电脑,因没太注意,而有点着凉了,感觉咽喉部有点不舒服。本想先睡觉,第二天早上再打坐,但为了防止感冒加剧,决定先打坐再睡。坐了1个小时后,感觉好多了。第二天还有点不舒服,再次打坐后,基本上痊愈了。可见,双盘打坐有着某种治愈的功效。不过,要坐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效果来。
还有,双盘时,两腿别在一起,很容易出现血液流动不畅的情况。以前双盘一段时间后,两腿往往因血流不畅而变成紫色。近来发现,如果采用很深的呼吸的话,会推动气血充分地流到两腿以至于两脚处。现在坐一个小时后,两腿和两脚也是正常的肤色。以前到最后都是因大腿肌肉(或者筋?)异常疼痛无法忍受而停止,现在则是因踝关节疼痛无法忍受而停止。
相传根据玛雅人的历法,现在我们正处在第四太阳纪,而2012年左右将是第五太阳纪的开始。在每一纪结束时,都会有重大的事件。有的说是世界末日,有的说是我们将由三维世界升级为四维世界(当然很多由于德行等原因不能进入四维空间的人要死去,或被分离进入另一个三维空间);有的说太阳系要经过银河系的某个特殊地方,地球会出现磁极反转的情况,到时候一切电气、电子设备会全部失灵,地球上黑暗三日,有可能发生大洪水,或严寒等。更有人推算出具体的日期:2012年12月21日(西半球)或22日(东半球)。后来,据说又有科学家根据新的考古发现得出结论:第四太阳纪是在几百年后才结束,并非今年12月。
佛教界有人提出今年12月大灾难的事,并提倡大家抓紧念佛修行,争取到时候或在这之前能往生西方净土。也有人反驳这一观点,断言不会有大灾难。其实,如果没有根据的话,这两种说法都不妥。而且,不管是佛教中预言有大灾难的人,还是学佛的人中预言没有大灾难的人,都是一些个体,他们不能代表佛教。每个学佛的人(包括我)的话可能都会有一些误导他人的地方。如果大家能正确认清这点而不受干扰的话(比如不要看到佛教中的一些黑暗面,或学佛人的一些与所学不符的言行等而生出对佛教的毁谤),我们这些人就能少些罪过,当然,不受干扰者更是不用造恶业而能生起正信,更是好处多多。
回到本文的标题:今年12月有大灾难吗?说实话,我当然是不知道的,否则我就是妄语了。但是,我确实知道的是,预言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在《四十二章经》中有: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
对曰:数日间。
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
对曰:饭食间。
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
对曰:呼吸间。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人命在呼吸间,一口气上不来就死了。因此,就算有大灾难,就能完全确信自己能幸运地或不幸地活到那时候吗?
普贤菩萨在《警众偈》中也开示过:“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iDog译:这一天已经过去,我们的生命也随着减少了一天。就像在逐渐干涸的水塘里的鱼,这有什么好欢乐的(现在人们却都在讲究追求生活的乐趣)?大家应该赶紧勤奋精进地修行,就像自己的头发着火了(“然”通“燃”),要奋力扑灭一样。要时常记着世事无常,切不可放纵自己,贪图安逸的生活。
因此,不管今年12月有没有大灾难,都要用比有大灾难更为紧迫的心情修行:人命在“呼吸间”,因此我们“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