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领环保积分

近年来,为了环保,日本推出“环保积分”制度:凡是购买达到一定节能指标的电器制品,都能从政府得到一定的环保积分,该积分可用于交换这种制品、服务或商品券等。该制度是从2009年5月中旬开始的。我由于一直没买大型电器,因此对该制度并不太清楚。去年10月,因为老婆孩子回来,因而新买了电视,并换了冰箱。这两件都属于节能产品,共得到了18,000点积分,相当于18,000日元。另,从去年12月初开始环保积分约变为原来的一半;从今年年初开始变得更为苛刻(限于节能5星制品,且须缴费回收旧电器);到今年3月末则彻底截止。在积分要变少的前一天,各大电器店都爆满,人们排着很长的队,把电视等积分多的电器抢购一空。好在我买得早,而且都是在网上买的,因而没用凑这热闹。

取得环保积分后,一直懒得申请。不过毕竟将近两万日元,就在去年10月底,抽了一个晚上做好申请材料,第二天寄了出去。申请过程及其麻烦,不但要在网上填表,完了之后还得打印并贴上购买的收据原件和保证书的复印件,因此免不了翻箱倒柜一番。有人评论说,这一过程就是故意要弄得麻烦,省得你去申请。而且环保积分的官方网站上也说,如果政府在这方面的预算都用完了的话,就不再发环保积分了。

申请寄出去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后来在官方网站的十分难懂的网页中找到一个很难用的检索网页,输入自己的信息以及卖店的电话(!)等后,显示出我的申请已经收到,正在处理。结果到去年12月才来了一封邮件,说已经发给我环保积分了。我一看,里面只有冰箱的积分,而没有电视的。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抽空给客服打电话询问,回答说尽管我是两件一起申请的,但审批要一件一件地进行。结果又过了几天后,电视的积分终于也到了。我再次登录官方网站,申请把这两笔积分合算,又过了几天,终于被合在了一起,变成18,000点。

现在要考虑换什么了。虽说能换的东西很多,但大多没什么意思,比如,大多数物品都相当于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你。我发现本来能给地铁电子票充值,但已经早结束了。于是退而求其次,选则流通性和自由度比较大的电子货币等。常用的电子货币,比如Edy等都不能以1:1的比率换,而是要让你损失一些。这样显然没什么意思,因为本来能用这些电子货币的地方就不算多(便利店和一些餐馆等),还要在交换时有损失。其他一些,如信用卡公司发行的礼品卡等也是要让你损失一些。估计一方面是他们想赚一些,另一方面,他们也要弥补处理和邮寄的手续费。最后,我终于在大量的“垃圾”选项中发现,换图书卡或印有Yodobashi(友都八喜)的JCB礼品卡可以实现1:1兑换。考虑到买书大多是在日本亚马逊买,而且是用信用卡支付,就决定换友都八喜的JCB礼品卡。实际到友都八喜的网站一看,发现换得的礼品卡不但在哪里都能用(不是只限于这家店,也就是说,除了不能找零外,基本跟货币一样),而且在友都八喜购物的话,能得到15%的积分(一般用现金得到10%的积分)。因此,这样一来,实际上是赚了!

申请完后,又是耐心地等待,到上周,终于收到了来自友都八喜的明信片,让我到店里去领取礼品卡(因此他们不用扣除邮费等费用)。本着事不宜迟的原则,周五晚上抽空赶去,终于拿到了18张面额1,000日元的礼品卡。顺便买了4个灯泡,价值3,140日元,结果花掉3张礼品卡,并用现金把余额补齐。

虽说礼品卡没有有效期限,理论上说,如果JCB公司不破产的话,基本上永远有效,但是由于它们毕竟不能找零,而且能使用的地方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比如不能存银行),因此我基本上对它们没什么兴趣,得到后总是尽快把它们花掉。不过这次,由于能在友都八喜多获得5%的积分,居然成了比现金更好的“货币”。

dscn0743-1.jpg

对自己的投资方式的检讨

巴菲特投资法则:

法则1:决不亏钱
法则2:决不忘记法则1
诀窍:如果无事可做,那就什么也不要做。

在近20年里,巴菲特几乎没有在股票投资上有什么大动作,只是在买各种大大小小的公司。这次金融危机一爆发,立刻斥巨资,于2008年买入高盛、GE等公司的优先股,还有一些市场板块的指数。而在此之前,在大家炒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巴菲特一点都不为所动,一直等到市场跌得极其便宜了,立刻毫不犹豫地买入。以前不买的原因是股价不合理——太高,而近来买入的原因也是股价不合理——太低。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股票比债券便宜多了。这正反映了“股神”区别于普通的投资家的地方。

在2009年时,由于经济陷入低谷,我也不幸(或很幸运地中奖?)被公司炒了鱿鱼。我当时就感叹,真是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越来越没钱啊。当时的股票好低啊,不管是日本股票,美国股票,还是中国股票。要是有钱(闲钱,即可投资的资金),闭着眼睛随便买都能赚;没钱的话,只能望洋兴叹了,而且还可能更惨:被迫止损,或为生活所迫而低价抛出自己的资产。

我当时丢了工作,而且市场上也没有工作,我虽然知道那是最好的买入时机,但是一点投资的心情也没有。并不是因为市场的大幅下降让我悲观沮丧(虽然我也确实如此),而是基于一个很简单的原因:我首先得保证家人能吃上饭啊。因此,在市场达到最低点的时候,我不得不选择停止定期的投资(还好没有抛出),直到8月,下一份工作确定了之后,我才又恢复了每月定期的投资。可是,大好的机会就那样过去了。

当然,其中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我以前的投资方式太激进:

  • 我手里几乎没有多少现金,绝大部分的资产都是有价证券,因为持有日元实在没什么收益。2008年购房付首付和手续费时手头都比较紧,几乎把所有的现金都拿出去了。。。而且首付还很低,不到6%,房价也不高。
  • 投资组合的风险过大,因为当时对债券等毫无兴趣。这样在市场暴跌时,我的投资组合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教训:

  • 任何时候手里都要有现金
  • 资产配置要平衡,且最好要定期地再平衡
  • 管理风险
  • 要学会“无为”。无为就是无不为啊!

经历了这次教训,我开始让手里的现金多了起来,现在日元现金占总资产的20%以上了。这样一看资产配置图,的确漂亮了不少。贷款的银行可能也认为我的资产状况变好(因为日元储蓄主要在那里),给我寄来了申请信用卡的邀请。同时,加重了对REIT基金和海外债券基金的投资,让投资组合更加趋于平衡。

尽管现在市场在回升,且还处在较低的位置,我也无意再激进地买入,除了不想让自己的资产配置太过偏颇外,还想积累资金进行其他领域的投资。。。其实,现在还需要更多的现金。令我每月都苦恼的是,日元储蓄怎么不见增长呢?

2010年末的资产配置情况:

2010年末的资产配置情况

致富方法论

读了一些关于投资理财和致富方面的书,总结一下,主要有两种致富的方法论:

唯心论(思考致富论)

思考致富论认为要致富,必须先改变人的内心,让自己拥有积极的思考方式,或富人的思维模式,这样就神奇地能变得富有。本人的解释是:思考方式改变了,就会导致人的行为模式发生变化。由于是富人的思考方式,因此,也必然是(或至少接近)富人的行为模式,因此作出的决定往往是能带来财富的。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拿破仑・希尔【1】、富爸爸(罗伯特・清崎)【2】等。

行动致富论

行动致富论则认为,致富过程的本质不过是做出一系列导致致富的行为,而与你的性格(外向或内向)、态度(乐观或悲观)及思考方式(积极或消极)等无关。与其浪费时间在改变自己的内心想法上,不如立即依照富人的行为模式行动起来,尽快致富。当然,这样的行为做得多了,也自然会形成习惯,从而改变自己的内心想法。

这一派的人不如唯心论的人有名,主要有Michael Masterson【3】、藤山勇司【4】等。

近来,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讲“钱包致富论”【5】,认为一个人的年收等于他的钱包的价钱的200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钱包价值10万日元,那么你有望获得2000万日元的年收。同时,长形钱包(装在西装内袋里的那种)比折叠式钱夹要好,原因是,这种钱包能将钞票很好地保存在那里,而不被折叠。有这样的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待遇,福泽谕吉(1万日元钞票人物)、野口英世(1000日元钞票人物)等诸君自然乐于光临,而不是去挤进那种必须低头哈腰的小破房子(折叠式钱夹)。根据这种说法,使用价值1万日元的钱包的人,也只能希望得到200万日元的极低的年薪了。我不知道这种方法有效性如何,但我本人就是一个反例:如果上述公式正确的话,我现在估计已经连饭都吃不上了。。。巴菲特的用了20年的钱包更是跟他的财富不相符。这种方法表面上看似乎十分“唯物”,但本质上只是把钱包这种“物”当成偶像来膜拜的一种宗教仪式,因此应该归为思考致富论这一唯心论中。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本书就是一派胡言。作者本人是一位“税理士”,见过500多位社长的钱包,因此他的结论有一定的统计学依据。我认为,对于这种统计结果,有以下一些解释:

  • 社长们作为公司的CEO,代表公司的形象,因此,在客户或他人面前应该有一定的排场,来增加他人对该公司的信赖。买了高价的钱包后,为了与它相称,其他行头也自然地相应提高。人们对该公司有信心了,就能使该公司业绩提高。(间接增加收入)
  •  花了大价钱购买的钱包,比廉价的钱包更容易受钱包持有人的注意,再加上书中关于把钱包按财务报表整理等内容,对乱花钱者能起到矫正作用,对不够积极者能起到促进其赚钱的作用。(直接增加收入)

不论是信奉思考致富还是行动致富,有些人为了与富人保持一致,也学富人那样高消费、买昂贵的物品等。其实,我认为这从根本上讲,是没有真正看透富人的思考或行为模式。比如,年收1亿日元的富翁,每天吃1万日元的午餐。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薪族,我们是否在午餐标准上也要向富翁看齐呢?我们也吃1万日元的午餐的话,倒是极有可能没变成富翁,而是快速地变为“负翁”。实际上,好好思考一下的话,就会明白,富翁吃一顿1万日元的午餐仅占他的年收的万分之一。对于年收1000万日元的所谓“超级公司职员”,按照这个比例,也只能吃普通的1000日元的午餐而已。因此,在消费上与富人保持一致意味着(以年收1亿日元的富翁和1000万日元的工薪族为例):

午餐:富人1万日元 = 工薪族1000日元

车:富人2000万日元的豪华车 = 工薪族200万日元的普通车

房子:富人2亿日元的豪宅 = 工薪族2000万日元的普通楼房(而且,可能是二手的才如此便宜)

因此,在消费上与富人保持一致的话,实际上是过十分简朴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才能积累钱财,并用于投资。当然,如果坚持吃1万日元的午餐的话,必定成为极少数人(多数人都吃1000日元以下的午餐),因此可能跟富人们混个脸儿熟,从而得到贵人相助而发财。不过,我觉得还是按富人的消费百分比来消费更靠谱一些。

我坚信,这两种方法论都是有效的。但是,检视一下各种各样的致富经历的话,很难说哪种方法论更有效。可能因人而异吧。信奉“行动致富论”的Michael Masterson在他的书里也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致富的过程中,你做出了各种努力,而最后实现致富却跟之前这些努力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说不定这两种方法论都不过是对致富的管中窥豹,而“宿命论”和“因果论”才是致富的终极原因呢!

参考书目

【1】拿破仑・希尔的书籍列表

【2】罗伯特・清崎的书籍列表

【3】Michael Masterson的作品列表

【4】藤山勇司的书籍列表

【5】稼ぐ人はなぜ、長財布を使うのか?

对于国内市场,我真的不懂

今天在雅虎财经上看到关于国内的3条消息:

中国平安:平安员工股已套现逾16%。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所谓员工股绝大多数是以每股1元的价钱购买的。真不知道为什么能以1元这样的价格买入平安这样现价五六十元的股票呢?我以前在美国某IT企业工作时,的确员工能以折扣价购买公司股票,但折扣很小,且须在决算前就以某已决定的价格认购,这样,股票到手后,很难说是否能高于市场价。以1元的价钱提供股票,简直是对现有股东的极大的不尊重。难怪大家纷纷套现呢,那不就是到市场上白捡钱吗?文章说,由此,“纸上财富将变为现实,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随之涌现”。问题是,是谁为这些新的富翁们买单呢?不是股东们吗?因此,中国平安一路下跌。由此,我想到了华尔街的冷笑话:投资者的游船在哪里?

民生银行:需要资金,由于所谓的“股东太分散”的原因,而擅自在7个最大股东那里以每股4.57元的价格再融资215亿元。近来民生银行的股价为5~5.2元,折扣率达10%以上。这样就冲淡了现有股东的权益。以10%计算的话,那些大股东就凭空一下子赚了20多亿元。

上海房屋:刚说要对房地产征收资产税,上海又说要在70年土地期满后,政府无偿收回。这样一来,那些花了大价钱买高级住宅的人可要倒霉了。国内的房地产都是不附带地产的,严格说应该是“房产”,只包括房子本身,而且到时候到期了,你不想走,估计也会被刷上一个大大的“拆”字,强行拆迁。当然,就现在的建筑质量,70年后房子能否正常存在也是一个疑问。看来还是在国外买房地产保险些。

至于其他的诸如“利空积压A股雪崩,女股民被跌哭”等消息,说今年“第一场雪”就总体损失已达15%之多云云。还有新上市的股票跌破原始价位之类的,这些都很正常嘛,有什么好哭的?愿赌服输。这点觉悟都没有的话,还是不要玩股票的好。当然,如果是因为上述那些令人费解的原因而损失的钱的话,则当别论了。

总之,我原来就弄不懂国内的那些事,现在是越来越不懂了。还有,比如证券公司的网站无法正常查询历史记录等问题一直在那里,询问也不理会你,等等,简直令人无语。还是投资些国外的好公司的股票吧。对于国内,我坚信经济会继续发展的,因此,购买国外投资公司管理的投资于中国股票的基金或许是一个较好的折中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