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经常有人哀叹没钱、没工作、工资低等,感觉十分令人同情。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人世间的一切,但没有钱却的确很麻烦。我自己年轻时对此也一头雾水,但随着年龄、经验、知识、阅历和资产的增长,感觉对此逐渐明晰一些了。我认为,从贫困到富有,致富的过程共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穷人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时间,却不知道怎么用;没钱;没事做;处于苦闷、无聊之中。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以年轻人居多。
刚开始时,虽说很缺钱,却不知道该怎样去赚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无法致富。他们幻想自己能变得有钱,并认为这会解决他们所有的问题。
我认为,如果真的没事可做,就从身边最应该做的事做起,不要管它是否跟赚钱有关系。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特别是厨房、厕所、浴室、洗面台等处。这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行动力和勤勉的精神,克服懒散、眼高手低等毛病。否则,就是好的机遇来了,也难以抓住。传统上,日本的富人认为,要致富或事业成功,就要把家里的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经常从电视和杂志里见到,那些穷困、颓废的人,把家里弄得跟垃圾场一样,堆满了各种垃圾,使得屋里难有立足之地。要把那些垃圾都清理出去,清扫人员最终扔掉了几十大袋的垃圾。试想,如此弱的行动力,就是有再好的机会放到他们面前,恐怕他们也把握不住。据一项调查,富裕家庭的厨房、厕所、浴室和洗面台等处(所谓的“水回り”),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而穷困家庭的这些地方则大多十分肮脏,而且他们也已适应了这种肮脏的状况。要致富,就要从这些细节上开始模仿富人的行为,从而在思考方式上向他们靠近。
- 广泛地涉猎各种有益的书籍。一些人哀叹没有师父(或如西方人曰“mentor”,导师)来教导自己,其实,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有人说:只要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当然,老师不见得是腾云驾雾地突然空降到你面前,实际上,老师更像是“恒常存在”的,只是你视而不见罢了。那些大师级的人的书籍是不是一直在出售?书籍的价格应该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吧?你准备好要致富的话,自然会把它们买回来仔细研读。另外,本人的这个博客也一直在线啊,而且还免费。 🙂 不是自己托大,而是我写的很多文章中的内容,都是从诸位大师那里学来的,或者是自己对此的理解和诠释,或者是自己学习和实践这些智慧的成功和失败体验。这里的文章分为几种类别,有多少访问本网站的人(我想绝大多数都希望自己更富有吧)对这里的致富相关的文章感兴趣?而读了这些文章的人,又有多少人认真思考并采取行动了?所以说,总是怨天怨地怨别人,终归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要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华严经》云:一切唯心造。
- 行善积德。根据佛教的说法,世间一切都出不了因果律。今世穷困,只是因为前世和今生没有种下善因,从而缺乏福报。因此,要从现在开始行善,来积累福德,培养福报。这样,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更加有益的人,因此,也自然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 学习某种专业知识。如果想从事某种专业工作的话,就要努力去学好该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这是获得此工作的必要条件。
- 佛法修行。这样,可以更彻底地刷新自己的心灵。
第二阶段:普通人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由于工作十分繁忙,而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工资或高或低,但都必须为维持生活而奔波。在“富爸爸”系列书籍中,把这种生活称为“rat racing”,中文翻译为“老鼠赛跑”。这种翻译是不恰当的,因此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其实,养宠物白鼠的人多会给白鼠弄个圆形的可以转动的小笼子,让它在里面不停地跑着玩。老鼠必须一直跑下去,只要停下来,就会由于笼子出于惯性的转动而让它摔跟头。这就是“rat racing”的真实含义,是用这种现象来比喻汲汲营营的人生:必须坚持出去工作,一旦停下来,家庭财务状况就要出问题。日本的所谓“社畜”,也大多是这种情况。
找到了工作,你就会变得忙碌起来,坚持每周5天(甚至更多)的工作,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少。而这也会为你带来收入,可以支付生活的开销和购买其他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经济方面,人总是受到两种心理的控制、摆布和愚弄:恐惧和贪婪。如果口袋里没有钱或投资赔了钱,人们就会变得恐惧;如果口袋里有了钱或投资赚了钱,人们就会变得贪婪。正是因为受这两种心理的摆布,人们才会陷入“rat racing”之中,才难以在投资中赚到钱。
由于对缺钱或没有钱的恐惧,人们会出去找工作,找到工作后,会坚持去上班,就如套上了锁链而不停地拉磨的驴(比喻,不是骂人)。发了工资,赚到钱后,人们又开始受贪婪的驱使,去买各种自己没钱时无法购买却梦寐以求的东西,以满足自己的物欲:房子、汽车、时装、名表、珠宝首饰、美食、旅游等等。这样一来,不但钱都花光了,而且还有可能欠下巨额的债务(比如贷款买房子和汽车),因此,又开始产生恐惧心理,于是就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再次获得更多的收入后,就要买更多或更贵的东西来犒劳疲惫不堪的自己。如此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下去,就进入“rat racing”状态。
投资也是一样。比如买股票,开始时听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因此处于战战兢兢的观望状态。当市场暴涨,出现大牛市时,身边的人都开始赚钱,因此,这些人再也按捺不住,受贪婪心理的驱使而跟着冲了进去,抢购已经被炒得十分高的股票。但此时的股价显然已经十分荒唐,因此,明智的投资者早就开始抛出股票了。如果出现某种负面的消息,就会让更多的人开始抛出,最后大家受恐惧心理驱使,一窝蜂地抛出,而使股价暴跌,“飞流直下三千尺”。最终,就是不甘心的人也逐渐地割肉离场了,尤其是本来资金就不宽裕的人,为了生活也不得不把股票贱卖出去。这时的股价再次变得荒唐——低得荒唐,于是,明智的投资者开始买入。等一切都开始明显地好转时,大家又开始买股票了,这些人也终于再次受贪婪心理驱使而“好了伤疤忘了痛”,忘了自己割肉离场时发下的“再也不碰股票”的誓言,又一次以高价买入股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投资股票时总是赔钱的原因。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是投资,而是以十分愚蠢的技术做投机。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应该从以下各个方面着手:
- 要认清贪婪和恐惧这两种心理,并试图摆脱它们对自己的控制。这并不容易,因此,要通过下述几种方法来逐渐实现。
- 坚持布施。布施表面上舍掉的是自己的金钱,而实际上舍掉的是自己的贪心。这样,就会逐渐淡化自己的贪婪,也会让自己在失去金钱时逐渐变得不再恐惧。这会帮助自己不断地摆脱贪婪和恐惧这两种心理的控制,同时也积累了福报,丰富了心灵。
- 佛法修行。更彻底地刷新自己的心灵。
- 关注自己的生意,而不只是雇主的生意。工作是去关注和打理公司老板的生意。虽说为了赚取工资而不得不继续上班,但同时也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关注自己的生意,比如做投资和副业等。这样,除了有工资收入外,还会为自己增加其他几种获得收入的途径。这样,由于各种收入途径互为补充,就是失去了一种,也不用过于担心和恐惧。这就可以克服对失业和投资出现损失的恐惧。同时,随着投资额和副业的积累,流向自己的现金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且这些现金流,就如一条条的涓涓细流,最后汇成江河大海。“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这种“小钱”无法入其眼的那些人,往往是无法致富的人。股神巴菲特都会捡地上的一美元硬币。一次,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一起到美国某大学跟MBA毕业生座谈,有人提起盖茨不应该捡地上的100美元的笑话,巴菲特插嘴说:“他不捡我捡。”(比尔·盖茨在另一个场合说他会捡起来并交给自己的慈善基金会,因为100美元在那里可以有很大的作用。)
- 逐渐建立起各种资产,并通过持续的投资而使之越来越大。这样,被动收入就会越来越多。当被动收入超过自己的生活开销时,就获得了财务自由,摆脱了“rat racing”的状态,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富人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获得了财务的自由,不工作也能维持生活,因而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自己决定去做什么,而不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在办公室里度过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不过,成为富人后,人们终于意识到,钱不是万能的,虽说有钱了,但还是有着诸多的烦恼无法解决。
很多人在致富后,仍选择继续工作,而不是选择退休。尽管他们工作十分努力,甚至比普通人更加努力,但他们却不一定比普通人更累,因为普通人的劳累,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累在他们的心里。这就好比同样是在奔跑,但在苍茫的大草原上奔跑和在狭窄的独木桥上奔跑,劳累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建议做以下这些事:
- 设法保护自己的资产,使之不因各种风险而出现巨大的损失。比如采用防守型或风险较低的投资组合等。
- 做慈善。这样,可以进一步增进自己的福报,从而使自己更富有,不但是今生富有,就是来世,也同样充满了福报。
- 继续通过解决各种问题而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因此而获得更多的收入。
- 佛法修行。福慧双修。只有福报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智慧,这样才能让自己最终获得解脱。
我自己十分不幸,年轻时生活在一个信息贫瘠的时代,未能读到类似本文的文章,导致自己多年来不断地上下求索,才有现在的认识和境界。如果读了本文,你认为内容过于空泛,缺乏实际的指导的话,说明你可能还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同时,本文也这只是一个“概述”,提供一个大致的指导思想,让你开始做起来。之后,则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性格特点和资质,去自己找相应的资料继续学习。
很多人希望别人能具体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比如买哪支股票等。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想法。
在多年前读“富爸爸”系列书籍时,我记得有一个情节,说作者罗伯特在从军队退伍后,到他的发小——富爸爸的儿子麦克——家里去拜访麦克和富爸爸。当时麦克在计划投资一个项目,罗伯特希望用多年积累下来的钱入伙,被富爸爸拒绝。当时我不太理解,现在则比较清楚了。麦克要做的投资是一项风险比较大的项目。对他们来说,这笔钱就是全部损失掉也没什么,因为他们有许许多多的投资,有一些项目失败很正常。但对于罗伯特来说,如果这笔钱损失掉的话,则后果比较严重。这就是富爸爸拒绝他入伙的原因。推荐股票也是一样。没有人能保证自己选择的股票只赚不赔。而某个富人投资某一支股票,不过是他的投资组合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你如果模仿的话,相当于把自己全部的投资资金或大部分资金投入这支股票,这显然跟这位富人的情况不符——他肯定不会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投入这支股票的。因此,其结果就是使你所承受的风险过大。
同时,就是都做同一支股票,不同的人的结果也不同。比如有两位股票高手都买入了一支股票,你也跟着买了。如果买入后开始赔钱,一位高手果断地止损退出,另一位高手则认为下跌得不合理而坚持持有。这时,你面临以下的问题:
- 你知道两位都是真正的高手,因为两位在多年来都很成功,因此,两位的做法可能都是正确的。可是,该学哪位的做法呢?
- 高手也肯定不是每笔交易都赚钱,甚至多数交易都是赔钱的,而总体上却赚钱。你只看到他们的一笔交易,怎么能让自己赚钱呢?
- 在高手能果断止损时,你是否也能做到确定损失果断离场?在高手能坚持持有赔钱的股票时,你是否也能牢牢地抓住不放?
- 对这些高手来说,赔掉一笔钱也无所谓,因为他们有大量的资金,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你的情况是否也是这样?
更有甚者,有一次,两位美国的知名基金经理,对某支石油公司股票的观点完全相反,一位主张买入,而另一位则主张卖出。而且,他们二人都是做价值投资的。
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对于一些具体的事,他人的观点只能供自己参考,而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更有参考价值的,更接近于可以照搬照抄的,往往不是这些具体的事,而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思想。
因此,在网上看到股票相关的论坛时,我多是离得远远的,因为那些地方大多都是乌烟瘴气的,进去怕污染到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混迹在某个这类的论坛多年,而且赚了钱,当然可喜可贺;如果相反的话,则要思考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了。重要的不是看别人具体做了什么,而是学习富人的思考方法(mind set),并在消化吸收后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好比小学生做的习题,一个水池,开进水管多长时间能灌满,开排水管多长时间能排空,问如果两个水管一起开,要多长时间灌满。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速度、时间计算的这种概念(思考方法),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要学习这个具体的问题本身。否则,恐怕一辈子都不会遇到这种事来让你解决。
這篇我看了很多次,每次看都有心啟發! 🙂
你这样说我很欣慰。致富没什么神秘的,就是一种习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