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 投资理财

节俭和佛法生活

一般来说,提到节俭和储蓄,多数人都是从变动支出着手,而固定支出则被认为是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支出的部分,因而无法削减。于是,随着对日常支出的一分一厘的算计,不久就会感到活得很累。

一些有眼光的理财顾问(Financial Planner)则提出应该从固定支出开始削减,因为固定支出往往金额比较大,因此削减的效果会比较明显。同时,一些不必要的固定支出往往是每个月都要从自己的储蓄中抽取金钱的漏洞,比单纯的几次浪费还严重,就像佛法修行中的“有漏”一样。因此,堵塞这些漏洞是十分有效率的行为,一经堵塞,则永远不会再渗漏。

跟大多数理财书和主妇杂志不同,《年収200万円からの貯金生活宣言》一书,就是这样性质的一本书。该书作者成功地解救了很多因不擅理财而负债的家庭。书中提到10种最差的固定支出:

  • 因无意义的谈话和短信而支出的手机费
  • 无意义的聚餐交际费
  • 奢侈的饮食费(iDog注:对一些“业余美食家”而言)
  • 自己都不清楚具体内容的高额生命保险费
  • 花在烟、酒等不健康的嗜好品上的钱
  • 平常只在家附近活动的情况下,不必要的汽车贷款和汽油费
  • 参加完无意义的聚餐后回家时,因时间太晚(地铁已停)而支付的出租车费
  • 每天在餐馆里吃的高卡路里的午餐费(iDog注:大鱼大肉的“高档”午餐才会高卡路里并昂贵)
  • 从银行账户取钱时支付的取款机手续费(iDog注:只在异行取款时或在工作时间外取款时才发生手续费)
  • 因惯性而购买的杂志费

其他没入前十名但仍名列前茅的项目:

  • 基本不去的健身俱乐部会费(iDog注:因太忙或惰性而不去。很多人一时冲动就加入了,去几次就再也不去了。但会费每月照收。)
  • 只看电视节目表或附带的广告的报纸费
  • 过多的娱乐费
  • 为了储存舍不得丢弃的东西而租的仓库费
  • 贷款(主要是信用卡贷款,或高利贷等)的利息
  • 赌博等(彩票、“扒金库”和赛马等)的娱乐费

该书的作者指出,人的内心都是软弱的,因此不主张极端的节约和“禁欲”,比如不必禁烟,而是少抽。主要的节约方法有:

  • 不买汽车(在没必要的情况下,跟生活的地域有关):可省下停车场租金和汽油费
  • 避免到餐馆吃饭
  • 把目前加入的生命保险改为更合理的
  • 减少手机的使用
  • 避免参加无意义的聚餐
  • 不以信用卡借钱
  • 停止订阅不怎么读的报刊杂志
  • 戒烟、戒酒,或减少之
  • 不申请房屋贷款(不买房子?)
  • 如果可能,租住比现在的房子更小或更远的房子,降低房租
  • 花钱时思考一下,这笔支出是属于“消费、浪费、投资”中的哪一种,并尽量把三者的比例控制在:消费70%、浪费5%、投资25%。

这里说的十分有道理。仅仅靠节衣缩食而对这些大漏洞视而不见的话,虽然感觉自己很努力了,但仍然很难存下钱。

要是从佛法修行者的角度看的话,事情就更加的简单了。佛法修行要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要多行十善。如果能做到的话,就能极大程度地节约:

  • 不杀生:包括不杀生和引申出来的不食荤腥。如果能素食,本身就能节约很多钱,也不会因参加“杀生大会”(有荤腥食品的聚餐)而浪费金钱。
  • 不偷盗:不盗窃东西,不占小便宜,就不容易吃大亏,也不损阴德,故能变得富裕。
  • 不邪淫:不邪淫的话,就能节省很多因邪淫而支出的金钱。比如,到色情场所消费的金钱,献给邪淫对方的钱或高价商品,为了吸引异性而在服装和饰品方面的过度开销,等等。同时,由于不邪淫,鬼神敬畏,故也是不损阴德,能逐渐事事顺利而变得富裕。
  • 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妄语:首先心安,不结恶缘,故能逐渐事事顺利而变得富裕;其次也不会有太多闲情雅致去参加无意义的闲聊和聚餐,故能省钱、省时间。
  • 不贪:不去贪图享受,就不会在房子、汽车、服饰、美酒美食等方面花销太多。
  • 不嗔:不会“火烧功德林”,不会把自己的福德都毁掉,且能与人为善,故能逐渐变得富裕。
  • 不痴:如果明白事理的话,就能很自然地做到上述这些,而不是强行地控制和抑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因此就能保证自己持续不断地节俭和变得富裕。

如果再加上不饮酒的话,就更能省钱,现在酒多贵啊,到店里去喝就更贵了。吸烟也是如此,一些有烟瘾的人每天得抽掉好几盒,这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且这些方面瘾大的人都有点讨人厌(比如满身烟味、酒味等怪味)。

本人一直比较淡泊,因此生活一直比较简朴,浪费的也比较少。但是,还是不等于说没有。比如,我虽然不吸烟、不喝酒,但是,在长期的紧张工作中,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每天不喝一杯咖啡,就感觉提不起神来。到咖啡馆买咖啡的话,其实是很贵的,比如星巴克的一大杯拿铁,要380日元。就算到便利店买一杯冷藏的咖啡,也至少160日元左右。自动贩卖机里有100日元的小罐咖啡,可一罐也不够啊。后来,我就到家旁边的比较廉价的超市“西友”去买跟便利店里同样的咖啡带到公司,开销降到103日元。但还是解决不了跟同事去咖啡馆的开销(不只是为了人情世故,自己本身也需要)。我痛感自己对咖啡的依赖(并非只是金钱的浪费,这种依赖更严重),想把咖啡戒掉,但由于自己还在工作,因此并不太容易。有一天,我因喝咖啡有点多而感觉胃不太舒服,就果断地抓住了这一契机,停掉了每天必喝的咖啡,跟同事出去聊天也改为喝饮料。现在只是十分偶尔地喝一点咖啡,并且不再对它有原来那样的依赖,因此也省去了不少这方面的支出。

咖啡上的支出实际上是很大的。美国的一位理财专家提出了“拿铁效应”,就是说如果能把每天习惯性地买拿铁咖啡的钱存下来投资于股市的话,按照股市的平均回报率10%(今后是否能维持这一回报率是个未知数)计算,在退休时,就能成为百万富翁。我们如果不计算投资的话,单纯计算节约,大约是这样的:

假设每天买一杯超市的普通咖啡或自动贩卖机的小罐咖啡(按100日元计算),再买一杯星巴克的大杯拿铁(380日元),则每天支出为480日元。假设只在工作日有此开支(周末不喝),按每月20天计算,每月就节省9,600日元,每年节省115,200日元!虽说不算太多,可也是一笔钱啊。而且身体还更健康了,并且去掉了一种执着。

对于佛法修行者来说,一些看似实在无法削减的固定费用(比如电费),也能得以削减,具体的例子如下:

伙食费的节约:

  • 全素食
  • 日中一餐,或过午不食
  • 每餐必食尽,不可剩余食物(故准备食物时不要做太多)
  • 吃八分饱(故准备食物时不要做太多)
  • 不参加聚餐或跟他人下餐馆(或减少次数)
  • 不饮酒,不吸烟,不喝咖啡

电费、煤气费的节约:

  • 早睡早起,晚上少开灯,早上不需开灯
  • 不看电视,不看DVD(不仅省电,还省有线电视费及购买、租借DVD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能省大量的时间)
  • 尽量少开空调,使身体适应寒暑变化,并在寒冷时辅以衣物等保暖方法
  • 少用电脑
  • 少用炉灶,多吃生蔬菜,少炒菜,不油炸
  • 晚上如果读书或读经,用一台小台灯(最好是极其省电的LED型的),不但省电,还有助于集中精神
  • 将佛经、佛咒背下来,从而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也能诵经持咒
  • 晚上打坐,可关灯

住房费的节约:

  • 如果是租的房子,改租更便宜的房子。简陋的房子即可,不贪图享受
  • 住比较远的房子,通勤时间虽然增多了,可是这些时间可用于持咒念佛,不会白白浪费

电话费的节约:

  • 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掉家用电话,只保留手机。
  • 少打没意义的电话,说话时言简意赅,少扯皮(不但省电话费,还省时间)
  • 不收发没意义的短信
  • 用电脑打电话(如Skype等)

服饰费的节约:

  • 买传统式样的衣服,避免因流行等原因而导致过时得无法穿出去
  • 在衣服没坏的情况下,可以一直穿着,不必买新衣服,不追随时装流行趋势(格调更高)。穿破了然后加补丁虽说更好,但过于不符合现在的社会生活形态,除非是出家人。
  • 不买首饰、名表等装饰品
  • 买质量较好的皮鞋,几双鞋轮流穿,避免因鞋坏掉而买太多的鞋。这样不但省钱,还避免杀生。不穿皮鞋当然更好,但有些工作场所规定必须穿皮鞋。

交际费的节约:

  • 不参加无意义的聚餐,尤其是人数极多的那种。三五个同道中人喝杯清茶比什么都好。
  • 不吸烟,不饮酒,不去酒吧等场所。
  • 不旅游,或少旅游。
  • 不去娱乐场所,不看电影。
  • 如果认为这样就不能交际的话,就不交际。

投资的方法:

  • 投资于福田:布施,供养三宝等
  • 投资于自己:买有益的书籍杂志,增强自己的业务知识;参加研讨会、学习班等
  • 投资于金融商品:银行储蓄,股票,基金,外币或FX头寸等
  • 投资于Business:开办一个公司或个人小生意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韩愈)总之,就是不要让自己沉浸于物欲之中,严以律己,对家人要稍稍宽松一些,但还是要遵循一些好的习惯。很多富贵人家,都是坚持不剩饭等,他们不是怕浪费金钱而过度节俭,而是怕折福报。至于对外人,则要更加宽松。比如,自己生活简朴,并且布施财物,但不要去管接受捐款的人如何利用这笔善款(布施的三轮体空),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他们还是浪费的话,则他们将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那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奢侈品消费和佛法修行

最近,在网上阅读关于上海的生活形态方面的文章时,读到有关奢侈品消费的内容。目前,上海的奢侈品市场为“初级市场”,消费的心态以显示自己的身份为主,消费的商品主要是时装、箱包、汽车、名表和珠宝等。消费者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的类型。初级市场的典型例子:

  • 上海女性的“挎LV包、挤公交车”的独特风景线。挎着一个LV包已经彰显身份了,挤公交车临时地掉一下价也觉得无伤大雅。。。
  • 日本女生:几乎人手一个LV包(可能是长期打工攒下的),但其中并无任何贵重东西。
  • 瑞士机械表在日本的极大普及。很多低收入者也要戴一块,哪怕他的工作跟这种表不太协调。
  • 中国白领:必须购置价格不菲的名牌西装和名表才不感觉自惭形秽,但是却能挤公交车、吃便餐。

上述行为在日本也称为“一点豪华主义”,也就是说,把有限的金钱花在“刀刃”上,先从一点突破。这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极端虚荣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追求名牌的年轻人身上,因为一般来说,年轻人由于工龄短和工资相对较低,资产额比中老年人要少,因此,往往不能全面地用名牌产品武装自己,于是就先从一点开始突破。

欧美则存在着一个奢侈品的成熟市场:消费者偏爱体验驱动型消费,追求的不再是名牌商品,而是能放松压力的舒适假期和高品质服务(比如星级宾馆、高档餐厅等)。

从修行佛法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消费形态都是不必要的。

对于“初级市场”,由于佛教不主张锦衣华服,故不需名牌时装和珠宝首饰、名表等。同时,应澹泊寡欲,不需夸耀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故不应刻意显示自己的身份,箱包、汽车等应以功能性为主要考虑的因素,而不是追求其名贵性。

对于“成熟市场”,由于修习佛法者内心平静,甚少有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因此也不需要特别地通过度假等来放松自己。就算产生了心理压力,也应向内修行自己的心,而不是用度假等方法向外去寻求解脱。同时,由于提倡“众生平等”,尊重一切众生,故不需要特别高档的服务来满足自己使唤、奴役他人的心理需求,生活也力求简朴,因而也没有对高级服务的需求。

有了多余的钱,应适当储蓄、供养父母、用于投资,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用于供养三宝等,以修自己的福德,广植福田。再有,用于捐赠做慈善、帮助他人以及放生等,进一步修自己的福报。(参见居士的理财一文)

奢侈品性质上很像毒品。毒品本身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过量、肆意使用的话,对身体的危害相较其有限的药用价值更甚。奢侈品的做工和用料虽然一般来说比较好,但其品牌溢价更多。过于消费这类产品,会对自己的财务状况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钱多的人也如此,就像身体强壮的人也不能因此而肆意吸毒一样。)更为严重的是,这会扭曲自己的心灵,使心灵饱受“贪嗔痴慢疑”中的“贪”毒,离道日远。

附带提一下其他常见的陋习:

  • 随份子:赤裸裸地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交情,不要也罢。
  • 请客吃饭:如果不是素斋的话,就成了以杀生来取乐的聚会。就算是全素食,吃饭本身也不过是满足身体生理需求的一种行为而已(其他类似的例子:排泄、睡眠、性交等),而且还伴随着杀死植物。如果强调饭菜的色香味的话,又含有对食物的贪欲在里面。因此,聚餐实在算不上是一种高雅的行为。一起喝喝清茶等可能要好得多。
  • 应酬:不应浪费太多时间在各种应酬上。应时时体悟世间之无常,想一下自己正生活于火宅之中的情况,并时刻精进修行。

提到奢侈品,不能不提一下PRADA这个牌子。这个牌子的女包等商品近来十分流行。在东京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挎着黑色尼龙包的年轻女性,只是这些包上的刻有“PRADA”的金属小招牌显示着其身价的不俗。这个品牌十分值得赞扬:如此贵重的包一般来说必定得用上好的皮革来制作。PRADA用廉价的化工品——尼龙就能实现同样甚至更贵的售价,不仅让这些追求名牌的人在掏出大量金钱来交换该商品时充分地满足了虚荣心,而且同时又保护了大量的动物免遭屠杀,充分地实现了绿色、环保、动物保护等多个目标,十分值得其他品牌仿效。

佛教宗派和理财

前几天,跟一位从事金融业的年轻朋友谈到佛教各宗派的事。为了使说明更简单易懂,我突然想到自己以前对理财方面的总结,于是做了一番类比。把佛教修行者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比作一位贫困的人致富的过程,那么:

小乘佛教:相当于那些勤俭持家、 坚持储蓄的人。对生活开销进行极大地削减,只购买便宜的生活必须品,而绝不购买属于“want”而非“need”的物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存下一大笔钱,实现了自己原定的目标。

大乘佛教:相当于这样的人:除了坚持储蓄外,还不时进行投资,并有可能开办或合办一个企业,让他人也能共同富裕,同时也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自己奋斗的过程中以及致富之后,还会经常地拿出一些钱来做慈善,让其他的贫困者也能从贫困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大乘佛教的各个宗派的理念基本都跟上述描述相同,只是致富的方法有所不同:

显宗:致富的方法为从下到上的方法,即先立下要致富的志向,然后勤俭节约,并将积累下的金钱用于投资和开办企业,同时可能要借助一些“天使基金”等面向新创办的企业的扶持计划,从而最终致富。

密宗:采取从上到下的方法,即认为要有效地致富,应首先在思想、行动和语言上跟富人保持一致,然后就能自然而然地致富。代表性的著作为《思考与致富》、《百万富翁的思考方法(Mind Set)》等。

禅宗: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富翁看到自己家门口草坪上躺着一个流浪汉。于是上前开导说:你年纪轻轻,做点什么不好,为何沦为流浪汉呢?像我当年也穷困潦倒,经过自己的努力而终于变成百万富翁,这样多好。流浪汉问:成为富翁有什么好处?富翁说:比如说我不用每天都为生活奔波,能够轻松地到草坪上晒晒太阳。流浪汉说:那么,我现在跟你又有什么不同呢?禅宗就是要像这位流浪汉一样,领悟到自己虽然身无分文,但实际上跟百万富翁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居士(在家修行者)的理财

在这个人类社会生活,很少有人能完全避免跟金钱打交道。正如俗话说的: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早在很久以前,佛陀就已经看到这点,并留下了这方面的开示: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博。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如是四处不应寄付。(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所谓“优婆塞”,是一个音译的词汇,意译为“居士”,即在家修行者。读了这本经,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位真正的居士,要求是很高的。因此,一名真正的居士,一定是一位十分值得尊敬的人。

上面引用的文字里,首先说了资产的分配和运用方法。要把自己的收入分为4份,并做如下的资产配置:

  • 一份(25%)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开销,包括供养父母、自己和妻子儿女等。
  • 两份(50%)用于合法的商贩和交易,用以进一步赚钱。
  • 一份(25%)用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由此可见,佛陀在世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许比现在小得多。现在,多数人用工资的25%于生活恐怕有点不够。根据欧美和日本的标准,用于住宿一项的开销恐怕就要达到20~33%。自己单身还好说,充分地艰苦朴素一下的话,这方面的费用还能压缩,但是拖家带口的话,就不那么容易了。当然,这也跟人们过于追求物质生活享受有关。也许,佛陀在这里正是要告诉人们,生活应简朴,不能沉溺在那些没有意义的享受中,从而使自己的心灵蒙尘更甚。

我之前在讨论自动百万富翁的财产计算公式一文中也提到过,《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バビロンの大金持ち)一书中提出,要想过一般的生活(可能是衣食无忧的标准吧)应存下收入的30%左右,而要想成为富翁的话,则至少应存下50%。《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在几十年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国有很高的评价,尽管其理财观点十分的朴素。也许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道至简的原因吧?这里,佛陀同样是在遥远的古代,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也是三言两语就为人们的理财指明了方向。就这种储蓄水准来说,以《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里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肯定会富甲一方。

佛陀不但是规定了储蓄水准,在资产配置方面的开示也毫不逊色:一方面要有储蓄,用以未雨绸缪,以防出现意外的开销,另一方面,要把一半的收入用于做生意或投资,而不是简单地存在那里。

关于投资的目标,佛陀指出两种,要求都是合法的:一个是“贩”,即商品的贩卖。一个是“博”,应该是“交易”(类似于“博弈”)的意思吧?不过,佛陀所说得“如法”,并不仅仅指合乎人类社会的法律,而是更要合乎佛法的要求。比如,在本经(优婆塞戒经) 中也开示过,居士不能贩卖生命、武器、毒药、酒水等,也不能做罗网、制皮等跟杀生有关系的生意。至于交易,由于经中曾开示过居士不可下棋博弈等,当然不能赌博或做“零和游戏”这种短线证券交易。不是不可以投资股票,而是不能把它弄得像赌博一样。如果心怀服务社会的慈悲去投资,或者以“合伙开公司”的心态(当然是公司极小的份额,如果投资额不大的话)去投资的话,则应属“如法”。我以前曾给自己规定过,不管回报率如何,绝不投资烟草类公司、赌博类公司和高利贷类公司等,现在则增加了不投资于餐饮类等跟杀生有关的公司(当然投资指数基金等间接地投资于这些公司则没有办法)。不能为了赚钱而助纣为虐。

在引用的经文的后半部分,则开示了资产的储蓄或投资的目标。不宜把资产放在或投资于下述4种地方:

  • 老人:可能是指向老人放贷?如果出现财务方面的问题的话,老人更难以偿还,甚至有可能被逼自尽。因此,这很容易造下罪业。
  • 远处:在佛陀在世的时代,显然没有现在的电子化的金融系统,交通也极为不便。存在远方的话,很显然是自找麻烦。而总是担心存在远方的钱如何了的话,也使人难以获得心灵的宁静,更不要说入定了。现在,随着金融的国际化发展,存在远方似乎不再算是一个问题了(如本人理解有误的话,请不吝赐教)。
  • 恶人: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把资金交给恶人(如黑社会,或恐怖分子),显然会帮助他们危害社会,这也间接地造出很大的罪业,因此应极力避免,而不能贪图他们许诺的高回报的诱惑。就是从自私的角度来看,也不应跟这些人打交道,就算他们许诺的回报率高,真正找他们要钱时,谁知道是不是像“与虎谋皮”一样呢?同时,我认为,也不应投资于那些不“如法”的公司,他们也属于“恶人”类的吧?
  • 有势力的人:把资金交给他们的话,也容易成为这些人欺压弱者的帮凶。比如,就算是证券的短线交易,资金充足的话,也更容易赢,而他们赢的钱,不外乎是那些资金短缺的散户手里的钱。因此,这就相当于从大量的散户手里剥夺金钱,这样的罪业又大又广。

我相信,按照佛陀的开示去做的话,一定会十分成功的,而且同时能完全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不会“为富不仁”。当然,不要忘了还应把一些钱用于布施,从而广植善田。也许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储蓄和投资?

向美国的富翁们学习(下)

本文的上篇在这里

这里总结和分析一下《「ふつうの億万長者」徹底リサーチが明かす お金が“いやでも貯まる”5つの生活習慣》一书中提到的美国富翁们的购物习惯。

美国富翁的购物方式

美国富翁们购物的态度主要取决于这样东西的资产性。如果在购入后价格倾向于下跌,则尽量买便宜的;如果在购入后价格倾向于上涨,则对价格不敏感,主要关心其品质和使用寿命。

如果分析一下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就不难理解,其实美国富翁们还是希望“少花钱多办事”,也就是节俭。某种商品在购入后价格不断下跌的话,花这笔钱完全是一种消费,因此,尽量买便宜的就意味着降低消费金额。这样的商品的代表性例子包括:服装,汽车,美食等。而如果某种商品在购入后倾向于上涨,这时,无论当初花了多少钱在这上面,今后都能卖得更多的钱,因此,如果品质和使用寿命得以保障,在用了一段时间后,就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和较高的价值。这样,就是在将来卖掉,也对自己有利。因此,这更像一种含有投资要素的消费。另一种情况是,价格不见得上涨,但如果能长期维持比较好的状态的话,则该商品的单位时间的使用成本会比较低。这类商品的代表性例子包括:好的二手房,昂贵的古董家具,高级皮鞋等。

下面是美国富翁对这些商品的购买方式:

  • 衣服:时装买了后,就是不穿,过一段时间在Yard Sale也只能一两美元出手。因此,美国富翁不倾向于花大价钱购买时尚的服装,而是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二手服装,再请人按自己的尺寸裁减修改。当然,这里的二手服装并非一般的旧衣服,而大多是来自很有来头的人物的十分高档的衣服。出手这些衣服的人显然是富有到不需要考虑钱的地步了。
  • 饮食:多到比较便宜实惠的餐馆就餐,家里的洋酒也多是一些比较便宜的。那些喜欢各种高价美食和善于品尝名贵美酒的美食家们,天生就具有成为富翁的负面因素。
  • 汽车:购买较便宜的汽车,或试图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状态保持得比较良好的高档二手车。总之,就是不在这上面花太多的钱。
  • 房子:在好区,建筑得十分牢固的殖民地风格的旧房子。这些房子已经屹立在那里几十年,建筑品质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同时,内装也是比较高档的红木地板等,经久耐用,丝毫没有破旧的感觉。由于质量稳健扎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不会有较大的下降,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作用,价格会越来越高。
  • 家具:昂贵的古董家具,用实木制成,而不是用现在的家具多用的合成板材。他们都定期参加古董家具展览会,去“淘”这些高级且少见的旧货。这些家具不需太多维护就能供几代人使用,因此,可以看做是对后代的一笔投资。就算不打算传给后代,不需要时也能卖个好价钱。如果表面旧了,他们就请人在上面贴一层木纹纸。当然,我们中国的传统的高级家具——紫檀木家具就更好了,由于木质坚硬,长期使用也不会坏掉,且表面会越来越光滑。当然,由于小叶紫檀木极其稀缺,这种家具往往十分昂贵,且就算想花大价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由于这些家具保值,甚至由于其稀缺性而升值,花掉的钱就没白白扔掉,需要的话完全能换回来,甚至卖得更高的价钱。同时,由于质量扎实,不像现在的家具那样用不住,因此,不需要定期更换。也就是说,单位使用时间的成本并不高。
  • 皮鞋:乍一看,皮鞋似乎属于服装类的,因此,就应该买便宜的新皮鞋了(当然,恐怕没有人喜欢买二手皮鞋)?但恰恰相反,美国富翁们倾向于买比较贵的高级皮鞋(当然不是特别贵的那种)。一方面,昂贵高级的皮鞋会对整体的着装效果起到十分有效的提高作用,但不止于此,这些高级的皮鞋往往十分经久耐用。其实,如果一双高价的皮鞋能穿10年的话,单位使用时间的成本比那些年轻人穿的运动鞋等要低。虽说鞋底无法持久使用,这类高级皮鞋往往用“Goodyear welt process”等十分易于更换鞋底的工艺方法制成,等鞋底消耗殆尽时,只要送到专业人士那里换上一副新鞋底即可。制作精良的这样一双皮鞋甚至可以终生使用,因此,其成本实际上是很低的。关于高档皮鞋的话题,以后再专门写文章详述。
  • 手表: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富翁们并没把对皮鞋的这种态度用在名表的购买上。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瑞士的高档名表多为机械表,虽然里面的工艺水平十分精湛,外表也璀璨夺目,对整体着装效果的提升很有助益,但在美国却好像比较例外。在很多地方(华尔街等地除外),人们带着名贵的手表不但不会自信心爆棚,反而会感到尴尬,生怕被别人看做虚荣心强且又精神空虚的败家子。据在美国的人说,在当地,价值1000美元的手表就算十分高档了(这样的表在中国和日本根本不太上档次,只能买欧米茄的入门级产品或档次更低的牌子的表),与其花这么多钱在一块手表上,不如全家出去旅游一次。这应该是消费观的不同造成的结果。当然,旅游了与否从外表上也看不出来,于是一些富翁们可能就连旅游也省了,把钱用于投资或自己的企业。从成本上分析的话,尽管瑞士名表有一定的保值性,但是,要维持其良好的性能,这些极其精致的机械表需要每3到5年就做一次全面维护,这笔开销也不菲(在日本可能在5万日元左右),因此,买一块名表不但当初投入大,而且持续性的投入也不小。同时,这种高档名表的走时(手表的主要机能)并不如最便宜的电子表准!因此,这跟买一双高档皮鞋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结果,很多富翁们就到沃尔玛随便买一块电子表带在手上。

资源的效率

书中提到,这些富翁在消费习惯上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传统的节俭型,主要以小公司(小作坊)的老板为主;另一类为非节俭型,主要是律师、医生等。节俭型的人当然在生活中处处节俭,而非节俭型的人则一切都买高档产品。不过,尽管西方人讲究DIY,不论是节俭型的还是非节俭型的,大多数富翁都不会自己去干某一类工作,包括:剪草、给房子外壁涂漆、报税、修理水管等。

把美国的富翁们分为节俭型和非节俭型,不过是根据对他们的购物习惯的调查来简单区分的。其实,仔细分析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其背后的本质:节俭型的当然很好,这毕竟是致富的根本。看一下非节俭型的富翁的职业构成,就会发现,这些大多数都是由律师、医生以及大公司老板所构成的人群,有一些共性,那就是:他们的收入都十分高;他们的工作强度都十分大;他们的空闲时间都十分少。对于这些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他们不去节俭,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奢侈,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节俭。如果把时间用于他们的本职工作上,他们能获得的回报比节俭所省下来的金钱更多。换言之,对时间的节俭比对金钱的节俭对他们来说,结果将会更好。因此,他们为了充分节约时间,就一切都买高档货,都买名牌,因为这些品牌的知名度已经充分表明了它们的品质。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考虑该买那件商品上。购物其实是很花时间和体力的一件事,所以我十分不喜欢(男人大多不喜欢赔老婆逛商场)。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些富翁其实都属于节俭型,只是节俭的内容不同。金钱这种资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而时间则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因为时间经常给人们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觉。这显然是一个十分大的谬误。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获得金钱,甚至其中很多方法并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参与,这种收入被称为“被动收入”,也就是睡着觉都能自动获得的收入(比如存款利息等)。因此,只要找对了方法,就会“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世界上却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时间是一种单向地持续减少的资源。如此说来,时间其实倒是更加宝贵的。当然,只有足够的时间而没有金钱的话,人也会饿死,因此,必须花费一些时间去用各种方式换取金钱。就算祖上遗留了足够的金钱可供尽情挥霍,如果每天把时间全部用在无尽的享受生活上,人生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应该对金钱和时间都加以最有效的利用。美国富翁们的这种做法正体现了这一点。他们所不愿意DIY的那些工作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点:就算那些有时间去节俭的富翁们,也不亲自做这些工作,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做这些工作,只不过是因为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一定的专门技能,如果把这些工作外包给专业人士,则节省下来的时间比花掉的金钱更合算。

由于书中过于强调对金钱的节俭,因此使得一部分富翁好像跟其他人不一样。但如果把时间、金钱等都抽象化成一种“资源”时,他们的行为模式则统一了起来。我的结论是,美国的富翁们的行为模式处处体现出一种对资源的节俭和有效利用。

低薪根暗女储蓄1000万日元之道

所谓“根暗”,是一个日语词汇,相当于中文“阳光”的反义词,就是说一个人思想比较消极,个性比较忧郁,过度谨慎,行动力差。在日本,有一位叫奥谷せり的“根暗女”在28岁时决定储蓄1000万日元,期限为35岁,结果成功地超额实现。

奥谷本身精神方面就有问题,她的半同居状态的男友精神疾患更重,以至于无法工作。由于生活贫困,她并没有结婚的打算,但是,她在工作并负担两个人的生活费。

奥谷有一次读到的一篇理财文章中提到,女性要是选择终生独身生活的话,应该在35岁时至少有1000万日元的储蓄。奥谷虽然不知道以后是否会独身生活,但目前自己是唯一的收入来源,至少应该达到这个标准。因此,她就决心在35岁时实现这一目标。

当然,奥谷绝非高收入的人。她的工作经历如下:

  • 大学时代:家教,各种零工
  • 首次就职:22岁,小学教师
  • 转职:25岁,补习学校事务职(小学教师收入还比较好,但是身体承受不住,故转职从事轻松一些的工作)
  • 转职:29岁,因补习学校经营不稳定,难以持续,故转职并回到了小学老师的职业。无职期间,在工厂、超市、福利机构、地图测绘公司等打零工,并开始外汇保证金交易。
  • 转职:30岁,教师的工作收入较好且稳定,这样下去很快就能实现储蓄目标。但是,精神又陷入抑郁症状态。因健康原因再次辞职,并转职到“扒金库”当事务员。
  • 兼职、辞职:31岁,由于事务员的工作定点上下班,因此便于兼职。首先找到一份晚上的情人旅馆的零工,之后又找到一份清早的超市零工。《ワーキングプア いくら働いても報われない時代が来る》一书的作者为写作该书而采访了她,被归为“ワーキングプア”一类(Working Poor,中译“穷忙族”或“在职贫穷”)。身体十分疲劳,但由于收入增加,精神状态良好。后来母亲被诊断患了癌症,故辞职回老家照顾母亲,期间打零工,并取得“訪問介護員”的2级资格(到家里去照顾老人的资格,现由于老龄人口增多而供不应求)。
  • 再就职:32岁,母亲病逝,再次回到自己原住所,在未曾经历过的领域的公司里继续从事事务员的工作。(iDog后注:根据近期杂志介绍,是一个律师事务所,故里面的人的素质应该比以往要高,而且待遇也应好一些。)

时间表

2005年01月:开始时,储蓄额为101万日元
2005年04月之前:补习学校事务员
2005年04月:无职,打零工
2005年12月:FX(外汇保证金交易)开始
2006年05月:再次从事小学教师工作
2006年07月:因陷入抑郁症,辞职,并转职到“扒金库”当事务员
2006年10月:晚上到情人旅馆打零工(共2份工作)
2006年11月:清早到超市打工(共3份工作)
2007年02月:储蓄(包括FX账户内资金,下同)超过200万日元
2007年09月:储蓄超过300万日元;辞职回老家照顾病重的母亲;打零工
2008年07月:再就职,从事事务员工作(未曾经验过的领域的公司)
2008年09月:储蓄超过500万日元
2009年01月:储蓄超过700万日元
2009年02月:FX大幅损失
2009年04月:储蓄再次超过700万日元
2009年09月:储蓄超过900万日元
2010年03月:缴纳税金
2010年06月:储蓄超过1000万日元,提前实现目标(2010年5月时为34岁)
2011年05月:满35岁,储蓄超过1200万日元,超额完成目标(+20%)

2023.11.23后记:

2011年06月:总资产12,846,216日元,免费加班太多。
2011年07月:12,954,608日元。
2011年08月:总资产达到13,002,148日元。达到1300万日元。
2011年09月:总资产达到12,746,685日元。搬家花费35万日元。。
2011年10月:总资产达到12,456,762日元。购买家具等花费24万日元;购买猫花费15万日元。(iDog:日本买猫狗很贵。好在我养的都是捡来的流浪小猫,既养了猫,又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
2011年11月:总资产达到12,264,325日元。参加讲座花费20万5000日元。
2011年12月:总资产达到12,976,864日元。因奖金和退税而增加不少。
2012年末:总资产约为14,483,713日元,还买了车,并开始交国民年金。
2013年末:总资产约为16,813,178日元。
2014年末:总资产约为18,245,878日元。
2015年末:总资产超过2000万日元,达到20,769,503日元。
2016年末:总资产达到22,471,721日元。女主人公到了40岁,以后不再公布资产情况。

另,该博主的博客也改为猫は何も持ってない。 (hatenablog.jp),在此期间也与其男友结婚(对于崇尚强者的日本人来说,她对她那个遭受长期精神疾患的男友真的可以说是情深义重)。每每想到她的事迹,都让我感到一种草根的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就像这个充满功利的铜臭的世界里刮过的一缕清新的微风。当然,在她停止公开其资产状况并改为日常风格的博客后,对于我来说就欠缺吸引力了。

该博主28岁(?)时,不知道在哪里读到的理财文章里说,独身女性在35岁时至少需要有1000万日元的储蓄。我虽然不知道这是谁提出来的,而且也不知道有什么根据(因为按照我的感觉,应该更多才行),但就是这句话却点化、启发和激励了该博主,让她成功地踏上了追求财务安全的路,并成功实现了最初的“小目标”。而且,到40岁的时候,又超过了2000万日元。虽说我还是觉得不算太多,但该趋势十分好。坚持下去的话,她的资产增长可能会越来越快。总之,这里给她真挚的祝福,愿她生活幸福,摆脱原来那么多的生活阴影(她曾提到过,小学的时候,一位老师对她说:你什么都会,可是为什么总是一副不自信的样子呢?)。

(后记终)

35-1000wan.png

就这样,奥谷以低薪并十分不稳定的工作,而且在负担两个人的生活费的情况下,在6年里共储蓄1100万日元,平均每年储蓄175万日元。

关于“独身女性应至少在35岁时有1000万日元的储蓄”的依据,本人并没什么研究,也不知道这是否正确,但是,如果没有多少储蓄的话,肯定是十分危险的。

在日本生活的女性,工资水平普遍很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毫无上涨的趋势(倒是更有可能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女性职员大多不愿承担男性职员那样的有责任的工作。传统上,女性结婚后就辞职(成为“寿退社”),她们的职业生涯很短暂,因此,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她们主要是致力于赚点钱把自己打扮漂亮,并学习一些作为女性的日常修养和技能(烹饪、和服、插花等),以便能嫁好。要是承担了重要的工作,很快就辞职的话,一方面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耽误自己的“婚活”(为了结婚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这样,年轻女性在公司里大多从事端茶倒水之类的辅助性工作,公司对女性职员也大多是这样期待的(可见,这不能全怪公司和社会的性别歧视,这里面有长期以来女性自己的工作态度的原因)。如果这些女性职员不幸没有能够及时找到自己的理想伴侣而结婚辞职的话,就必须一直这样混在公司里拿低工资。

日本自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经济一直走下坡路,称“失去的20年”。因此,男性职员的工资也连年下降。但矛盾的是,要结婚生子却需要一定数量的收入。因此,男性的结婚意欲变得十分低(其中有经过理性思考的现实情况的原因)。这样,就使得日本也出现大量的“剩女”(当然,成因跟中国有所不同)。有一种对女性不敬的说法是,女性的“賞味期限”(保质期)为30岁以下,30岁以上的单身女性称为“負け犬”(败犬)。遗憾的是,现在的经济形势和一直以来的社会形态正是在日本大量催生败犬的温床。

近来,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女性即使是结婚后也选择继续回到公司里工作,以赚钱补贴家用。还有就是因为婚姻破裂(离婚率超过30%)或丧偶等原因而回到职场的。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能拿到较高收入的都极少(或几乎没有),甚至能成为正式雇员都难。

当然,也有少数特别的女性(女强人?),从一开始进入公司时就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要求上进,希望在职业上有所发展。当然,这意味着她们选择不结婚,或结婚后也继续留在公司努力工作(据说法国某女性高官,未婚而孕后,生下孩子没几天,就返回工作岗位)。这样的人,如果也有一定的能力的话,做到部长甚至役员、社长的也颇有一些。但是,在尚未位高权重时,由于年长(色衰?)且一直孑然一身,在公司里也会受到尚有结婚意愿的年轻女性职员的轻视和嘲笑,就像开车的看不起奋力行走或骑车的人一样。当然,最后谁能最快到达终点很难说,只是这些人选择了一条更艰难但更独立的道路。

从理财的角度讲,大多数选择独身的女性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绝大多数人收入偏低,缺乏职业发展(即以后还会继续低),且工作有不稳定因素(比如派遣员工)
  • 大多需要自己买一个公寓房(房主们大多不愿把房子租给年老女性,因为不能付房租的风险较高)
  • 银行不愿向独身女性提供贷款(因为第一条所述的原因,导致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变大)
  • 需要一定的储蓄,以确保支付不时之需(比如大病等)
  • 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日常开销,比如服装、化妆品、理美容等

由于这些原因,理财对独身女性是极端重要的。这里介绍的奥谷则比普通的独身女性有更多的问题:因为性格原因、精神疾患、对无法工作的男友的生活费提供、极端不稳定的工作等。但是,她居然能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地实现了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真可谓是“有志者,事竟成”,值得尊敬。

钱包和财务状况

仔细观察一个人的钱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这个人的财务状况和理财或消费的习惯。

日本的理财顾问藤川太把钱包分为5类:

  1. 肥胖臃肿型(ブタ/メタボ財布)
  2. 花钱如流水型(フロー型財布)
  3. 次级债型(サブプライム財布)
  4. 勤俭致富型(叩き上げ財布)
  5. 安定蓄积型(ストック型財布)

这里的“フロー型”和“ストック型”本是企业经营分析用语。“フロー型”的企业在用到某种资源时才去调集,虽然轻装上阵,但其收入往往呈现时多时少的趋势。而“ストック型”企业在开始运作前首先进行前期投资,调集各种所需资源,然后再把事业展开。这种企业的收入往往比较稳定。这里对这两种钱包(第2种和第5种)命名时借用了这些词汇,表现了钱包的主人“今朝有酒今朝醉”和“稳扎稳打”的不同风格。不清楚具体该如何翻译,因此译作“花钱如流水型”和“安定蓄积型”。

下图中给出了各种类型的钱包的典型例子:

wallet-type.jpg

肥胖臃肿型

钱包里塞满了收据等东西,里面的内容显得很乱,而且由于太过臃肿而无法完全折好。 钱包也变形严重。这是最差的类型。拥有这种类型的钱包的人,绝对攒不下钱。因为这样的人不但对钱管理得太懒散,而且缺乏对金钱的感情。

大量的收据一方面令人很难确定里面到底有多少钱,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人回家后根本没花一点时间去把消费情况记入账本。如果不记账的话,又为什么要留那些收据呢?我是这样猜想的:因为这个人攒不下钱,因此他希望通过记账的方法来把握自己的消费情况,以期做出改善。但遗憾的是,他由于懒散成性,根本不愿意花一点点的时间去把收据入账并扔掉,结果就越积越多。这样的钱包就像那种堆满了垃圾的家一样,都是懒散和难以成事的人的特征。

同时,严重变形的钱包和大量的垃圾一样的收据表明,这个人对金钱一点感情都没有。那么金钱为什么要到他那里去呢?这种对金钱既无感情又缺乏管理能力的人,如果能攒下钱的话,一定是一个奇迹。

值得说明的是,照片里的钱包都是真实的例子。我本觉得这种臃肿的钱包难以置信,结果昨天就在一家便利店里看到了一例。。。

花钱如流水型

这类人不用钱包,而是用钞票夹(Money Clip),而且是名牌的。找回来的硬币就直接塞入裤袋里。这类人往往出自比较富裕的家庭(比如“富二代”)。他们对金钱的感觉很淡薄。虽然也意识到自己浪费成性,但是丝毫没有要改变的征兆。 这种人没有储蓄,原因可能是钱多到不需要储蓄的程度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凭自己能力赚到的钱一定少得可怜。

钞票夹的用意是在西方国家支付小费时,能迅速、潇洒地把钱拿出来。也就是说,它的设计思想是付钱的方便性。因此,喜欢勤俭的富人是不会用这种东西的。在没有小费制的日本,这种东西就完全成了促使人们更多、更快、更轻易地支付的装置。

同时,由于没有钱包,收据肯定都被扔掉,这样,就对自己的消费情况毫无掌握,因此,长久下去,很容易把家败掉。

次级债型

同样是不带钱包,只用一个装卡的小皮夹,钞票则是直接揣到衣服口袋里。乍一看,这个人携带各种积分卡,并保存在皮夹里,好像是个对金钱比较严谨的人,其实并非如此。把钱随便地揣在口袋里,就很容易丢失。这种人对金钱的这种毫不在乎的态度,说明他们从来没为金钱而吃过苦头,因此才不知道去珍惜。这种人当然也是生活在不缺钱的家庭里的。同时,注意一下他所持有的积分卡,里面充斥着“歌舞伎卡”、“漫画咖啡店卡”、“nanaco卡”显示出消费的气息,而缺乏生活气息。这种人缺乏对金钱的严谨和扎实的态度,他们可以很轻易地就去拿贷款,最后很轻易地走向破产,正如那些借入次级债而破产的人一样。

勤俭致富型

这类人原本并非富人,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终于成功致富。因此,他们深知金钱的重要性。例子中的钱包是某位从顶级销售人员走向独立创业的经营者的钱包。由于成为了经营者(老板),他把钱包换成了长型的钱包(富人和成功人士多用长型钱包)。同时准备一个专门存放硬币的小钱包,里面还时刻放着一枚“护身符”硬币。 平时除了乘坐出租车外,几乎全用信用卡消费,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积分。成为经营者后,买东西时,时刻想着性价比,目的明确地花钱。跟大家出去吃饭,也不再参加“二次会”。请人吃饭,也不去刻意摆谱,如果对方喜欢吃拉面,就到普通的拉面店去(如果是生意上的招待的话,可能行不通,至少在中国是绝对行不通的)。

注:从上面数第4枚,是一张美国通运金卡或通运金公司卡(Corporate Card)。

安定蓄积型

也是通过努力而成功的人。对金钱比一般人更富有感情。这是一位女性社长的钱包。在独立之前,她曾经在公司取得世界第二的业绩,并成为史上最年少的代理店支社长,且是首位女性支社长。

她的钱包只装崭新的钞票,而且票面都按同样的方向整理好。这样不只是处于美学的原因,还会让钞票“心情好”。一般人拜神灵时,都是把硬币投入钱箱,她则是把钱仔细地放入随身携带的专用纸袋里,再轻轻地放进去。她这种对金钱的爱心的确是超乎常人的。

随身携带很多护身符是实业家的习惯。因为他们深知,对于事业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强大的运势也是必须的。 随身携带护身符,就能感受到神灵对自己的护佑,于是就更能去放手一搏。

注:从上面数第4枚可能是一张美国通运自己在日本发行的白金卡(而不是跟SAISON合作发行的白金卡)。第5枚是花旗银行为贵宾客户(Citigold)发的储蓄卡。 第6枚可能是一张信用卡金卡。

总结富人的钱包的特点

  • 整洁美观
  • 用比较硬的皮革材料制成,不易变形
  • 钞票按面额的顺序码好
  • 信用卡等卡片按照使用频率排列
  • 钞票和收据分开保存,或者不保存收据
  • 携带的钞票金额在能管理的范围内,通常为几万日元

本人的钱包的特点

  • 用了好多年了(都记不起有多少年了),里面的布面有破损的地方。
  • 由于放入的卡稍多,而使得它有些厚。但并不存在因为大量垃圾而导致的臃肿现象 :-)
  • 卡按照使用频率高低排列和整理
  • 钞票一般按照面额排列(这样能对带的钱一目了然)
  • 钞票和信用卡收据分别保管。现金支付的收据不保留。
  • 里面的内容不乱。

看来差不多该换一个钱包了。不过,要找到一个质量好的并好用的还真不容易。再有,我由于多数时候不穿西装(特别是闷热的夏季),显然不便于用长型钱包。而长型钱包是比较好挑选和整理的。因此,只有时时稍微留心一点,希望尽早找到合用的钱包。:-)

关于信用卡和借钱

很多事例证明,人们很容易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不是过高估计自己,就是过低估计自己。从原始人发展为现代人类的过程中,人们在不断地制造各种工具,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越来越大。要注意,现代工业的巨大力量绝不是我们本身的力量。但遗憾的是,人们很容易对这类事情产生错觉。比如,男人们都喜欢玩刀,玩枪,玩汽车等,持有这类工具,就觉得自己的战斗力和体力等力量爆棚,觉得自己变成男人中的男人;女人们则喜欢时装、珠宝、化妆品、塑形内衣等,用这些东西,就觉得自己的青春和美丽进一步地得到增强,变成更有魅力的女人。但实际情况是,我们还是我们。

在财务的领域,这种错觉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就是信用卡透支消费。信用卡本是银行或发卡公司认为某人有一定的信用而借给他用的,这张卡片绝非属于这个人所有。如果你仔细看卡后面的小字,就会发现诸如这样的记述:“本卡的所有权属于XXX公司,不得出借、抵押或转让给他人。”甚至是:“本卡的所有权属于XXX公司。要求时请立即送还。”

金融类的公司都有一个十分矛盾的习惯,就是你越需要钱时,他们越不借给你;你越不需要钱时,他们越是拼命地想借给你。当然,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毕竟谁借钱给别人,都不想把这笔钱当成打狗的肉包子。但是,银行等这样的行为,很容易使刚接触这类金融服务的人产生错觉:在没多少钱的时候(比如年轻时),难以获得信用卡;随着工作经历和年龄的增长,自己的钱越来越多时,终于申请信用卡通过,于是就更感觉自己比以前了不起了,连一些自己暂时无法负担的商品都能通过透支而轻易获得。这样,就像开车时觉得自己奔跑的速度如此之快那样,很容易高估自己的经济实力。但实际情况是,一旦开始陷入信用卡债务,经济实力就开始快速地后退,以至于最后就是不破产,也沦为给信用卡公司打工的人。因此,在做某种交易时(刷卡是跟发卡公司的交易),要养成时刻从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的习惯。要知道,银行等发卡公司绝不会因为某人帅或者可爱就借那么多钱让他们买到自己渴望的高价商品,他们一定是为了从中得到很大的好处这一简单的理由。

很多的“家训”之类的规定中,都有不借债这一条。虽然这有点过于保守,但在财务的领域里,从最终结果看,保守点总归比过度乐观要好。这样起码不至于陷入难以收拾的困境中去。

其实,信用卡还是很方便的,比如不用带大量现金也能购买高额的商品,还能附有积分或购物保险等好处。但是,用信用卡消费的最大问题是很难追踪自己都花了多少钱了(我不记录或不看两个月后寄来的账单的话,就做不到),而用现金消费则一目了然(比如,前几天放了1万日元到钱包里,现在只剩3千多日元了)。对于那些十分节俭的人来说,就是用信用卡消费,一般也不会有太离谱的结果。但谁能保证自己一直是那样节俭和理智呢?毕竟过度消费比辛苦赚钱要容易得多。因此,我发现在一些超市里,很多老年人只是把信用卡当积分卡用,支付时总是用现金,就算用信用卡能多一点积分,他们也不那样做。

我原本没有太多张信用卡,后来,由于很多店只在用他们自己的信用卡时才有优惠,而且优惠还很好,因此越办越多。。。现在居然有7张!不过,平时常用的就两张,钱包里带3张,太多也放不下。。。其他的卡实际上是处于休眠状态。我也想取消一些卡,但是,偶尔的还是需要用一下的,因此就还是保留它们了。同时,上次失业时,也痛感到没有了工作,社会信用就极大地下降,而那正是人生中最有可能需要钱的少数时候。多几张卡,如果十分慎重地使用的话,说不定到时候能帮大忙。毕竟力量还是力量,不管是不是真的属于自己。就像你拿把手枪跟拿刀子的人斗,属于胜之不武,但是,如果你是正当防卫的话,又有何不可呢?

信用卡有其两面性:如果是正常使用,它是我们的朋友,但是如果是透支使用(循环支付、分期支付)或提取现金的话,它则立即变成恶魔。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有效地利用这股力量,而不要被其反噬,就像要牢记期货、股权等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为了对冲风险,而不是为了投机、赌博等增加风险的行为一样。

对一般人来说,除了按揭贷款、教育贷款(?)、信用卡的正常使用和十分谨慎的保证金交易外,其他的借钱形式都会令人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信用卡透支消费、信用卡提取现金、高利贷(消费者金融)、汽车贷款(多数)、多用途贷款等。当然,为了避免过高的利率,而向他人无息地借钱,就更不好了。虽然没有金钱上的损失,但要损失信用、人格、友谊等难以用金钱买来的东西。

日本汇丰银行的账户

晚上下班回家,见信箱里有一封来自日本汇丰银行的信。其内容是推销其HSBC Premier账户和用日元兑人民币定期存款,优惠内容是用日元兑换40万人民币以上的钱的话,前3个月的定期存款给3%(税前)的年息。

令我感到十分惊讶的是,他们是怎么知道我和我的地址的呢?信里说的比较含糊,只是说给以前有过联系的人寄这封信。我以前的确到他们那里跟他们有过一次联系,而且也填写了我的地址。不过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而且是我的旧地址。因此,对这封信的到来着实感觉有些意外。不过,细想一下的话,好像是去年有一次参加不动产投资活动时,可能在他们的展位处因索取资料而填写过个人信息。

从他们推销的产品看,我并非他们的潜在客户:首先,作为中国人,我如果把钱汇回国内的话,利率跟他们相仿(如现在中国工商行3个月定期2.85%,半年定期3.05%),且没有税(或者说已是税后的利率?),也不用一次存那么多钱,兑换汇率好像也比他们好一些,而且不仅仅是前三个月,我可以一直以这样的利率存下去(如果期间利率没有明显的变化的话)。再有,汇丰银行在日本只接受高端储户,这种账户要求存入1000万日元,之后低于这个数字的话,会被每月收取5000日元的账户维持手续费。我哪有那么多钱存在那里啊?就算有,我感觉也有更合理的用法。。。因此,觉得这种促销没太大吸引力。

对于日本人来说,如果去中国旅游,就可以顺便开个账户,兑换人民币并存在那里。当然,这样可能取钱比较麻烦(必须再回中国并兑换成外币?)。另一个选择是在中国银行的东京支店开一个账户。事实上,根据报道,近来的确是有一些日本人排队在中行的东京支店开账户存人民币,而且都是“先存100万日元的再说”那样的规模。这里不像汇丰有那么高的门槛。就算他们有钱,也不必一下子拿出那么多来,且一直维持在那里啊。不过利率当然很低,不像存在国内的银行里那样高。(另外,当然汇丰银行的信用评级要高得多)

当然,汇丰银行本身是一个很好的银行,如果到香港、欧洲或加拿大的话,还是要在他们那里开一个账户的。 另外,如果在某地的分行获得了Premier(高端客户)的身份的话,就自动在日本支店(或其他所有分行?)也拥有Premier身份,且不再需要维持1000万日元的存款余额。对于在世界各地到处转的人,汇丰的庞大的网络,会令他们的钱顺畅地流动到他们需要钱的地方。这也许是这种账户的主要好处吧?

后记:汇丰银行于2012年2月决定退出日本零售市场,也就是说,在日本,他们不再对个人有储蓄业务。作为自己标榜的“世界的银行”,不包括日本这一市场,这很令人奇怪。

向美国的富翁们学习(上)

一直在读美国富裕层研究的专家Thomas Stanley博士的书。他主要写了4本这方面的书:

となりの億万長者―成功を生む7つの法則》(邻家百万富翁):本书是作者根据从1980年开始对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百万富翁们调查的结果编写而成,出版于1996年。在时间上距离现在稍微长了些。书中提出了成为富翁的7个秘诀:

  • 在收入范围内生活
  • 有效率地分配时间、精力和金钱,安全地构筑资产
  • 坚信在金钱上无忧要比显示自己的高层次的社会形象要重要的多
  • 在经济上不依赖父母
  • 让子女也在经济上自立
  • 善于抓住机遇
  • 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资质、并打心里热爱的职业

なぜ、この人たちは金持ちになったのか – 億万長者が教える成功の秘訣》(The Millionaire Mind):本书出版于2000年,调查对象扩展到所有的富翁,而不是仅限于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书中给出了富翁们严守的5条准则:

  • 诚实正直地对待任何人
  • 能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动
  • 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 选择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支持自己的人结婚
  • 努力工作

然后是应女性读者要求而出版的《女性ミリオネアが教えるお金と人生の法則》。书中指出,人生的幸福和服装、汽车、洋酒的种类等毫不相关。能得到最大的满足的人,是那些在收入范围内支出的人。

现在正在读的是作者于2009年出版的《「ふつうの億万長者」徹底リサーチが明かす お金が“いやでも貯まる”5つの生活習慣》一书。书的英文原名直译为:不要再装作是富人,并开始像真正的百万富翁那样生活。

首先,书中再次强调:美国的富翁们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或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生活,而那个样子生活的人往往不是富翁。收入并非资产。职业上的地位跟纯资产额是负相关的关系,意思是说,职业地位越高,纯资产额往往越低。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医生:在美国收入极高的医生中,富翁的比例比其他职业的人反而要少很多。这乍一看很令人费解,但稍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美国是一个高消费的国家,社会期待医生、律师等职业地位高的人要有相应的“成功形象”。书中指出:“美国人特别容易根据手表和车来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因此,这些高收入者不得不穿着名贵的服装,戴着名贵的配件(手表、包等),开着名贵的汽车。因此,这样一来,很难存下钱并形成资产。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苦笑,相比起来,美国已经够朴素的了!中国和日本在这一点上更甚!在国内,上班族就算是赚不了多少钱,也要买一身名贵的西装,不少人还买名表,比如买劳力士吧,还偏买“游艇”版,好像他有游艇似的。在日本,这方面稍稍好些,尤其是由于这些年来的经济萧条,使得家庭预算十分紧张,“爸爸的西装费”往往成为首当其冲地被裁减掉的部分。因此,很多西装店经营十分困难,百货店都不怎么愿意卖男士的正装了(不过,新宿的伊势丹的男装卖得很好,可能他们这方面比较有才能,能杀出一条血路)。大家对西装也有正确的认识:那不过是白领人士的工作服而已。不过,在每天早上乘坐地铁通勤的时候,如果你注意一下上班族们戴的手表,就会发现,劳力士和欧米茄等瑞士名表的出现频率十分高。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快达到人手一只的程度了,正如年轻女子们手中的LV(路易威登)包一样泛滥。

本人也已步入中年。一般来说,社会也对我这样的年龄段的人有某种外表上的期待。拿手表来说,那些刚刚毕业不久的没多少钱的年轻人都戴欧米茄、劳力士的,更不用提中年职员了。而且,劳力士表俨然成了日本公司里的管理层人士的标准装备。就是蓝领工作者,都有很多戴瑞士机械表的。

在现在这个时代,从技术上讲,机械表早已过时,石英表和电子表更准确便宜,为什么非要戴不够精确且又价格昂贵的机械表呢?因此,现在的手表已经不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成了人们显示自己的财富或社会地位的一种标志物(也有人——包括我——就是喜欢机械的东西,但这种玩具也太昂贵了吧?),就像女人们戴金银珠宝首饰、原始部落的人戴骷髅、兽牙等制成的装饰物一样。虽然弄明白了这一点,可问题是,在周围全是名表的环境中,如果不戴那样的表,会使自己显得太扎眼、太突出(当然是不好的方面的)。于是,我选择了不戴任何表,用电脑和手机看时间。。。但是,着装顾问们又说,这样对自己的形象有损害,应该戴一块名表,让自己显得既专业,同时又有社会地位。因此,我也不禁考虑过是否自己也应该弄一块,作为自己的“工作服”的一部分?

读这本书时,看到有一段专讲富翁们的手表。根据统计,只有少数富翁戴名表,而且很多是别人送的,比如公司老板对工作的表彰,不戴显得对老板不尊重。至于手表的价格感觉,1000美元的手表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就算很贵的了——从手表的功能上看,我也赞同这种观点。而在日本,这只是属于很普通的表,甚至有些不上档次。因此,我暂时打消了买瑞士机械表的念头。夏天,为了节能,领带都不系了,不戴手表也说的过去;到了秋冬季节,由于不再把衬衫袖子挽起来,戴没戴表也比较模糊,容易敷衍过去。。。实在不行了,买块日本品牌的比较好的石英表也可以应付一下。不过,作者也指出,那些富翁们不戴名表,而只戴在沃尔玛买的廉价表,是因为他们大多是小企业主,从事诸如回收铁屑之类的事业,属性上偏向于蓝领,戴名表的话,跟服装也不太搭调。而在华尔街的人(虽然往往不是富翁)就大多戴名表。东京的上班族很显然更接近于后者,因此,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