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台苹果笔记本电脑(MacBook 466)及简略评价

去年底,从2003年一直用着的那台Dell台式机终于寿终正寝。虽然本人主张节俭,因为是主板有问题了,我也没什么办法,就只好张罗着买个新的。这次考虑到移动的需要,就决定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到网上和店里看了一番,感觉好一些的还是很贵(尽管比以前是便宜多了)。而让我惊奇的是,苹果新出的铝合金外壳的笔记本,倒是相比算比较便宜的了。于是,在苹果店里试玩了一番后,就决定这次买台苹果机了。

Apple MacBook 2.0GHz Core 2 Duo/13.3
Apple MacBook MB466J/A

本人作为软件工程师,总得多接触一些不同的技术,增长自己的经验和见闻。以前,苹果电脑不是贵得要死,就是没什么太大的价值(个人一直认为,当初苹果卖的那有五颜六色的塑料壳的富有廉价感的台式机不怎么样;Windows 95的界面比同时期的苹果机界面要好用;只有一个键的鼠标很不方便,直到近年来,苹果才终于可怜了一下自己的人数不多的却包括很多愚忠的用户,多加了一两个键。这却落后于Windows和其他Unix系的机器好多年,也终于模仿或窃取了别人的创意一次(实际上,鼠标和GUI本身都是从Unix窃取来的,并非苹果始创)。但是,这台MacBook的触摸板却令人耳目一新,而且,现在苹果由于用Intel的CPU,能装Windows,于是就毫不犹豫地买了。

我买的是MacBook,又增加了2GB的内存。后来一直没抽出时间来玩,直到最近,才终于花了些时间,基本设置好了OS X,又经过一番周折,装好了Windows XP和Office。

之所以装Windows这么重要,主要是因为Office。毕竟,现在Office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办公软件,你要和别人共享文件,就得用Office格式。当然,微软也有苹果版的Office,但由于本人已经买了Windows版的License,没必要再花一次钱,因此就费了些劲,装了Windows。经过这几天的试用,感觉虽然重新启动到Windows比较麻烦,但还是有很多情况必须这样做。现列举如下:

  1. Office:苹果也有昂贵的Office(苹果或微软的),但本人已购买Windows版的,不想再购买。当然,Open Office和Neo Office等免费版本也能用,但在与微软的Office互相转换时,总在格式上有点小出入。对于简历等关乎门面的文档,这是不可接受的。(转换成pdf格式?)
  2. 中文输入。虽然苹果也有免费又比较好用的FIT,但是,我发现居然没法输入中文标点!而能输入中文标点的苹果配备的中文输入法又很不好用,于是,在写比较长的中文文章时,就得重新启动到Windows。(注:后来发现在输入法下拉菜单里有该选项,从而该问题解决。)
  3. Hotmail。由于历史原因,本人的几个Email账户都是Hotmail的。而由于微软的缘故,除了Live Mail外,很难找到一个能用的客户端。(甚至我用自己买的正版的Outlook 2007都不行,加入Hotmail账户就崩溃,装了微软号称支持Hotmail的插件也不行。于是干脆卸载了事)
  4. Visual C++。当然,这纯属微软自己的产品,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c++开发环境来说,也是很优秀的。这方面苹果的开发环境差点。。。
  5. 个别的银行等网站要求IE。
  6. 缺乏比较优秀的免费文本编辑器。

除了上述这些外,苹果的OS X倒是还算好用,但对习惯了Windows的人来说,还是经常感到别扭:

  • 不能简单地最大化窗口:点“+”按钮,只是扩大到该程序自己认为的“足够”的大小,但经常不够。本人就是喜欢把窗口扩大到全屏幕,既便于集中精神,又不显得憋屈。
  • 启动程序不如Windows的开始菜单系统好用。当然,把程序拖到Dock上很方便,但是,那个Dock又能装得了多少程序呢?于是,经常是必须打开应用程序目录,在里面一通乱找。。。
  • 不便于使用其他机器里的存储空间。这台MacBook只有100多GB的硬盘空间,在现在看来算比较小的了。如果不购买苹果的iDisk的服务的话,还真是难以利用别处的存储空间。我家里有台Linux服务器,一个作用就是当文件服务器。在Windows里,我既可以把文件服务器里的Samba目录映射成网络硬盘,又可以容易地用WebDAV。而到了苹果OS里,就比较麻烦了。当然也可以下载一个WebDAV客户端来用WebDAV空间,但不能像Windows里的网络硬盘那样方便地使用。而必须额外购买的iDisk却堂而皇之地占据这那么好的地方,实在是不应该啊!我觉得微软在Windows里捆绑IE没什么不好的,毕竟它免费而且还有些用处,不喜欢装个Firefox就是了。而这个iDisk真是让人看着别扭啊!要是它能连到其他的WebDAV去的话,就比较合理了。[修正:今天(2月10日)经过一番摸索,发现可以把iDisk拖拽出去扔掉。让它指向其他的WebDAV等好像是不现实的,不过WebDAV和Samba倒是能通过Finder来连上,放在“共享”那里,还是不如映射成设备好用。另,Samba好像只能把整台服务器连上,再找各个目录,而不能把各个共享目录分别连上。每次点击都重新连接,比较慢。WebDAV反而显得比较快。]
  • 缺了好多键:Home,End,Page Up,Page Down,Ins,Del(有fn + delete)。
  • 双击窗口的标题栏,是最小化。真是不理解,苹果为什么总这么小家子气呢?就不能最大化一下?
  • 点击“x”,不是退出,而是仅仅关闭。要退出也太麻烦了!
  • 如果说苹果里点x不退出是为了安全,防止你误操作的话,那么如果你把一个文件夹拷贝到存在同样名字的文件夹的地方,你就会大跌眼镜了:不是拷贝没有的并覆盖已有的,而是把原来的整个文件夹删除,并拷贝新文件夹!
  • 开机时那“当”的一声的确不怎么样,而且很难关闭。我下载了一个免费软件,终于能关闭以及调节这声“当”的音量大小。这要是在PC机上,肯定就是进入CMOS(BIOS)设置一下了事。
  • 现阶段,找苹果版的软件还是比找PC版的麻烦。
  • 分区麻烦。PC里面可以有C、D、E等硬盘。一般苹果用户都认为这没必要,但我却很看重这点。一般拿到一台PC机后,我都是马上开始分区,并定制Windows,把各种文件分门别类地存在不同的磁盘上。这样,以后重新装Windows时,重要的数据不会丢失,同时,对日常使用,也不容易造成磁盘碎片,防止数据出错。尽管苹果提供了“时间机器”的解决方案,但是那需要外接硬盘,比较麻烦,用内置的分区来做的话会更麻烦,而且造成了数据的冗余,多占了磁盘空间。苹果用户可能还会辩解说苹果不用重装系统。我的Windows也很少重装,但几年后往往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各种原因(有时是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等),要重装系统。无法充分相信苹果就一定不需要重装。
  • 缺乏对机器和系统的充分控制。也许好多苹果用户认为不需要对那些细节进行了解和控制。这在多数情况下,或者说对日常使用来说,是正确的。但总有特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很迷茫,不像在PC和Linux机下比较有信心。

这台苹果机本身的缺点:

  1. 鼠标误操作:触摸板还不错(也时而有点小毛病,且在Windows下不太好用),只是它虽然已经很大,还是在拖拽操作时不如外接鼠标方便,经常没到目的时,手指就已到触摸板的边缘了。也许苹果的鼠标能好用些?
  2. 目前的苹果鼠标型号,由于上面的滚动球太小,进了脏东西很难清理,而用几个月后肯定会进脏东西。而且价格昂贵。
  3. 没有火线接口。火线接口虽然不如USB更常用,但总是偶然能用得到。苹果自己发起的接口居然在这台机器上省略了!(白色的低一档的机型上倒是还有)
  4. 液晶显示屏不太好,好像不如同类的Sony等的笔记本。比苹果自己的其他款的好像也差些。
  5. 用装在苹果机上的Windows时,偶尔会有蓝屏出现。我在一般的PC机上,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蓝屏了。。。这可能是Boot Camp的问题吧?不知道是这个机型的问题还是所有苹果机的问题。

苹果机的优点:

  • 外形和用户界面漂亮。我喜欢苹果的简约的设计风格,该直的地方就直,该方的地方就方,该圆的地方就圆。iPod也是如此。连小小的USB插头都是那么的漂亮(再看看一般的PC机的USB插头,对比的反差太大了)。微软的界面设计就好比Dell和HP的PC机的设计,总是想别出心裁地加点什么砸碎儿,弄得很别扭(国内设计的服装和商品也是如此:特别是男装,你要是不会设计,就简简单单地做那条牛仔裤好了,非得弄点花边了什么的,特恶心)。我认为,Windows Vista虽然显示上好像比Windows XP进步不少,但是还是很丑陋。如果说苹果制品是一个清丽脱俗的美而不媚的少女,那么PC机制品和Vista就像俗丽的效颦东施。漂亮但能力不足的女人(俗称“花瓶”),大家也喜欢,也许这就是苹果多年来有很多愚忠的毫无怨言的用户的原因?
  • Unix内核。这样,很多开源项目都能在苹果机上编译安装。但用的是BSD,个人更喜欢Linux。
  • 不兼容。这听起来像是缺点,但由于苹果电脑都是苹果公司生产,因此他们可以保证软件和硬件的匹配。也正是由于不兼容,才使得软件能充分挖掘硬件的潜力,使软件的运行达到极限。但是,估计不同代的机器之间可能会有兼容性问题存在,比如,给某台旧机器(当然是指用了Intel的CPU之后的)升级到最新的操作系统,估计有可能有点问题,至少可能匹配的没那么好。
  • 国际化支持。在Windows里,要想切换语言,必须装另一个语言版本的Windows,并重新启动;在苹果机中,则只是选择一下语言,再重新登入一次即可(Linux也能如此)。
  • 32位Windows XP只能用3GB的内存(当然有其它方法来利用剩余的1GB内存,但不能做操作系统的内存来使用 后来发现有办法用4GB的内存);而苹果可以用全部的4GB内存。
  • 可能确实很少有病毒。不过,我的PC机里一般也不装防毒软件,也不感染病毒。跟你怎么用有关。
  •  机身很薄。一般PC笔记本电脑都有一部分比较厚。这个苹果笔记本各处都一样的薄。(有点小缺点:屏幕和键盘的四周的边都比较宽,可以做更大一些的屏幕和键盘)
  • 液晶显示屏用LED做背光,寿命长,省电,发热低。

其他常见不准确的说法:

  • 苹果操作系统更快:是比较快,但该机用了S-ATA硬盘和4GB的内存,当然快。装的Windows XP也很快。在比较老的旧机器上,Windows XP也能凑合着用。我很怀疑苹果OS是否能动。
  • 苹果机很好用,不用维护:很难说。当然如果只是上上网等普通的使用,它确实比较好用(这种情况下,Windows XP一样好用)。
  • 网络功能强:好像苹果OS联网是容易一些,建立连接也快一些。但跟Linux等服务器用Samba等方式连接时很慢。
    虽然有些不便之处,但由于能装Windows,还能学习一种新的系统,还很漂亮,性能也不错,因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拿到永住权了!

今年五月底递交的申请(参见永住权的申请方法),10月底入管局来了一封信,要求提供“纳税证明书”。根据要求,提供最近3年的“课税证明书”“纳税证明书”,由于当时无法开今年的纳税证明,我就交了三年的课税证明。不知为何他们又来要纳税证明,而且还“威胁”说,如果在11月14日之前不提交的话,就要根据现有的材料审核了。我根据他们留的电话打过去,结果根本打不通(估计得十分有耐心和时间才行)。咱们当然惹不起人家,于是乖乖地到区役所开了纳税证明,并顺便把自己搬家和购房的事通知了一下。

突然,上周四收到了入管局的明信片,说审查通过了,让我到入管局去办手续。本着防止夜长梦多的原则(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想快点办完),星期五中午跟公司请了假,就到入管局去了。然后很快就办完了。

不知道是因为我是下午去的,还是经济不好的原因,现在在入管局排队办手续 的人比两三年前明显减少。记得原来为了续签证,得至少从早晨等到中午,里面满满地全是人,找个座位都比较困难。现在坐着的人的密度大大减少了。

入管局的明信片              永住权签证

不管怎么说,拿到了永住权,还是一件十分令人高兴的事。今年是我来日本的第11个年头啊!这是经过漫长的等待取得的东西,来之不易。

总的来说,永住权有以下好处:

  1. 不再受签证种类的限制,我可以干任何想干的事(当然,违法行为除外)。之前持有的是技术签证,比如说,如果我心血来潮,想到麦当劳打工体验一下,被告发的话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以前我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直到有一位大学刚毕业的朋友,由于兼职了其他类型的工作而被遣返,才知道其厉害)。现在,如果老子高兴,辞了职去打任何零工,不会有任何问题(当然,目前好像还没发现这样做的必要性。。。)
  2. 社会信用度提高。之前,自己在日本打拼了10年,做得还算可以,但是,买房子去申请贷款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绝大多数银行干脆不考虑给外国人贷款,除非你有永住权。据银行的担当者讲,拥有永住权的外国人,基本上跟日本人同样待遇。有位担当者也表示十分惋惜,本来我拿到那个贷款什么问题都没有,银行方面的风险十分的低,但是,由于有此硬指标,就是不能贷给我。后来,好容易找到两家:东京三菱UFJ银行和Mizuho银行。而且东京三菱UFJ银行还得通过房地产中介才能行,我自己去问了两次都被拒绝。现在要是去申请贷款的话,他们会抢着贷给我的。。。
  3. 不用更新,永远有效。签证的有效期最长也只有三年。拿到永住权,就再也不用每三年到入管局去一趟了。不过,如果长期在国外生活,则需要有再入国许可,否则永住权会失效。稍稍分析一下,情况是这样的:再入国许可有效期是3年,外国人登录证有效期是7年,因此,得定期回日本待一段时间办手续才行。如果由于长期在海外居住,在日本没有住址,申请再入国许可估计没什么问题,登录证可能有麻烦,因为上面有你在日本的住址等信息。就算这样,也比加拿大等国家的永久居民权的条件宽松得太多。
  4. 失业保障。根据规定,如果外国人失业后三个月内找不到工作的话,就会被遣返。我估计这主要是政府不想付给失业的外国人失业保险,因为失业保险正是从失业三个月后开始支付。由于我们都跟日本人一样每月缴纳失业保险金,而真的失业了,却什么都拿不到,这对外国人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有了永住权后,就可以在三个月后正常地领取失业保险。

自己修理经常掉链子的自行车(附示范照片)

我有两台自行车,其中一台比较旧,骑起来总是花楞楞地响;另一台比较新(其实是老婆的),但是不但骑起来响声更大,而且稍有颠簸就容易掉链子,弄得我每次骑都小心翼翼的。有一次竟然在雨中骑车时掉了链子,实在是麻烦。为了在掉链子时更容易地上好,我特地在车筐里常备一根小树枝,毕竟要是放工具的话肯定会被顺手牵羊的。

在东京,自行车坏了很麻烦:不像汽车,坏了的话路上有的是修车店;自行车要是坏了,不是扔掉,就是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在这里,我还从来没看见过修自行车的地方,只有一次在自行车停车场,看见有人在那里贴了一张广告,说是可以上门服务,但是费用贵得吓人。

以前在国内的时候,街上总是有很多的修车老师傅。所以,自行车出了问题,从来不用犯愁,花点钱就好了,打气了,补胎了,总之十分方便。到了东京,才不得不学会了自己补内胎。外胎比较麻烦,因为得把车轴上的螺母拆下来,而我以前没有工具,有一辆自行车就因此长期闲置,最后由于被别人卸了零件,就扔掉了。

最近,由于搬家的缘故,为了拆空调,买了一个活动扳手(请人拧那几下也很贵的)。因此,这次决定把车链子的事解决一下。

车链子松是问题的表现形式。解决方法不外乎两种:把链子弄短,或把轮距拉长。开始我以为第一种比较简单,但实际看了一下,才发现后者才是简单便利的解决之道:自行车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我们的这种需求了,因此设计上就使得拉长轮距很简单:实际上就是两个螺丝,拉在车轴上。你把它们上面的螺母拧紧,就自然把后轮向后拉了。

明白了道理立即开工。把自行车搬到屋里,按下列步骤进行:

  • 倒过来(在国内见过修车师傅修自行车的,都知道倒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 把后轮车轴两端的保护塑料帽用起子起下来
  • 用活动扳手把后轮车轴两端的螺母松开(需要有点力气,是男人的活。女士们请找个男人帮一把。)
  • 把后面拉在车轴上的螺丝上的螺母拧紧,两边要拧同样的长度,防止后轮偏向一侧。观察车链子,直到将其基本拉紧
  • 逐次上紧车轴两端的螺母,最后用大力气将其彻底旋紧
  • 把两端的保护塑料帽盖回去

完工!把自行车推下楼,在外面骑了一圈,一点声音都没有,象新买的时候一样!感觉爽极了。不过,倒底还是没想明白,车链子为什么会松。我的猜测是,这里上下坡有几处,上坡时,链子拉得很紧,这样时间长了,就把轮距拉近了,于是车链子变松。

一般我骑车出门,路上总是被碰到的警察盘问。自问自己长得还过得去,一看就是正面形象,穿得不好时也象地下党啊:-),想不通警察为什么总来找我麻烦。现在想来,原来骑车时除了铃铛外哪都响,一路响叮当的,确实有点太过招摇,骑的车的确像是捡来的。。。 看来还得抽空把另一辆车也修一下。

修理过程的照片:

http://www.idogicat.com/album/v/iDog/diy/repair_bicycle/

奥运笑话:菲尔普斯夺得8金以后,各国表示强烈不满

从同事处接到以下奥运笑话:

菲尔普斯夺得8金以后,各国表示强烈不满!

菲尔普斯夺得8金以后,各国对游泳比赛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100、200、400、1500导致金牌过多感到非常不满,纷纷要求增加自己优势项目的金牌数目。

巴西提出:足球应该分为3人、5人、7人、11人×沙滩、室内、草地。

中国提出:乒乓球应该分为直板、横板、直板双打、横板双打、直板横板混双。跳水应该分为1m、2m、3m、4m、5m、6m、7m、8m、9m、10m。

英国提出:马术应该分成黑马马术、白马马术、红马马术、褐马马术、黄马马术、斑马马术。

肯尼亚提出:长跑应该分为10000米、11000米、12000米、13000米。。。

日本提出:所有男女混合项目应该增加3p、4p、5p、6p、7p。。。群p。。。500p。

泰国提出:除了男子和女子项目外,所有项目都应该加上人妖组。

唯独韩国在这方面没有要求,他们大声喊道:菲尔普斯是韩国人!

另,一个真实故事:

某人(中国人)对韩国同事提起韩国人把所有有名的人和事物都据为己有的事,那位韩国人不以为然,说这都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给韩国人栽的赃。

后谈起比萨饼的事。此人灵机一动, 说我们到网上查查看韩国是否把比萨饼的发明也据为己有了,中国人和日本人该犯不上为比萨饼而给韩国人栽赃吧?

结果一查,果然如此!于是众人大笑而去。

国内网络公司盛产IT流氓

本来被soso折腾了一番,很是恶心,把两大段的IP地址屏蔽掉,以为终于清静了,不曾想今天又来了过于大量的访问。刚开始还不太多,最近两天越来越变本加厉,过去的24小时内访问11386次,过去的5分钟内访问87次(平均3.45次/秒)!而且访问的都是以图片为主的相册,跟先前的soso如出一辙。当然,它也把自己伪装成来自Windows XP的IE6的普通访问,而且从不访问robots.txt,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soso新开的分号。

查了一下,发现好像是来自深圳的,IP地址是:

58.61.164.*

二话不说,屏蔽之没商量。由于有好多的IP地址,估计又是一个想一口吃成胖子的做搜索引擎的梦的公司所为。

不禁要问,作为网络公司,毕竟披着一层文化的外衣,大家表面上也算斯文人吧?为什么到了看不见脸的网络上就干脆表现得像地痞流氓一样不要脸了呢?古人云:文如其人。我们搞IT的,也应该把起码的修养带到我们的程序里。

记得很久以前,在网上联系免费教英文的一个人,他听说我是程序员,就提出让我帮他编写一个大量发垃圾邮件的程序,被我立即拒绝了。虽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我认为这是我们起码的职业道德。

人情冷漠的社会

看了一篇关于秋叶原杀人狂事件的后续报道,说在事发之时,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男女--都在那里若无其事地用手机拍摄现场,好像是在看电影。由此,让我想到以前在地铁车站看到的几幕,某个西装革履的人突然倒在地上,可能是心脏病突然发作,可是,在他旁边的中年妇女就在那里一脸默然地坐着,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令人感觉很诡异,她就像是行尸走肉一般。(不是谁都如此,还是有管的,在我要找车站员工时,发现有人已经找来人了。)

专家对这些漠然地拍摄血案现场的年轻人的解释是,他们是玩电子游戏长大的,看惯了血腥的场面,总感觉能重新来过,因此就那样冷漠,不能联想到如果不幸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或自己身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如果真是这样,那实在太可悲了:大家都这样的话,那岂不都在那里束手被凶犯全部杀死了?!

更有甚者,还有对凶犯大唱赞歌的,说什么该凶犯被判死刑是代他们去牺牲,把这血腥的杀人事件跟耶稣受难联想在一起,真是大逆不道,天理难容。

唉!末法末世啊!

值得一说的是,在车站里看到因心脏病等原因倒下的人,一定不要自作主张擅自做什么,应马上打电话求救或找车站的员工报告,让医生等专业人士来处理,否则,病人出了什么事,你吃不了兜着走。但这决不是说可以对倒在地上的人视若无睹。不知道是大都市都这样呢,还是这是东京的特色呢?

服务器的微恙

今天早晨5点多,我就被一阵巨大的噪音吵醒,好像是吸尘器的声音。我心里想,谁这么早就在吸地?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起来要关窗户,结果发现声音来自我的服务器!赶紧关机,就继续睡了。

今晚上下班回家,把服务器搬出来打开一看,我的天啊!前面板后面积满了灰尘,好厚啊!二话不说,赶紧使出我的绝技—-吸尘大法,瞬间就结束了战斗。

把服务器各种电缆线再接上,开机,正常启动。

看来,搞IT的尽管给人以脑力劳动者的印象,但经常也得干干体力活。。。

服务器里的灰尘照片:

server_dust.jpg

俄罗斯方块

俄罗斯方块是一位俄罗斯科学家发明的,风靡全球。现在也还有很多人在玩。该游戏十分简单,却百玩不厌。它利用人们喜欢整洁的特点,制造出各种不同的杂乱状态,驱使着玩家拼命地去摆平这些虚拟的砖头瓦块。

本人不但爱玩该游戏,还爱编写它。最开始是在大学读书时的一个无聊的暑假,老婆跟同学出去旅游数日,于是就用C语言写了一个最初的版本,在DOS下绘制游戏。后来,来日本后,干了好多的VB的活,就闲着没事时用VB写了一个Windows版的,有同事还午休时玩一玩。后来为了练习VC++,就又写了一个。这些现在都已遗失。

之后,转职进了一家美国的小公司,开始用Java编程。那是非常愉快的一段时间,可惜,去年该公司的日本分公司关门了。这是题外话了。进公司后,经过一番磨合(主要是跟C++抵触),终于逐渐掌握了Java,于是就又用Java写了一个俄罗斯方块游戏。后来有时间时又不断完善了几次,最后的修改是针对计算机玩俄罗斯方块的人工智能部分,使其能更合理地演示玩法。这虽然是很久以前写的程序了(近来不再对GUI太感兴趣,因此只改进了人工智能的算法),但由于是Java程序,跟互联网有天生的亲和力,因此找出来放到网站上公开,以便大家同乐:

http://www.idogicat.com/game/tetris.html

打到办公室的电话销售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打电话到办公室,向我推销各种金融商品,以海外生命保险和日本公寓房投资为主,有日本人也有西方人,很令人烦恼。其他同事也有接到的。我发现他们根本不知道是给谁打,在开始时总是说“喂”而不是自报家门,来套对方的姓名。问题是,我在其他两家相似的公司上班时,从来没有过类似的遭遇(不过,在上一家公司时总有猎头打电话介绍工作,而且是打到公司前台,点名要找我,也很麻烦),也不知道现在这家公司是怎么了。

我见同事看到这样的电话打来时,都是放着不接。为了防止他们不断的纠缠,同时也顺便练练日语什么的,我都是试图跟他们讨论这些投资项目,来说明为什么我现在根本不能接受这些。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基本都是销售人员而已,对这些金融上的东西虽然有一些了解,但远谈不上精通。而且只是单纯地讲其小小的优点,却略去或用各种站不住脚的理由遮掩那些不便性和潜在的巨大风险,完全是纯销售手法。拜托,就不能找比较专业的人来跟我们谈吗?毕竟我们还有点金融知识。不过,真正比较专业的人,可能也不会去花时间去兜售那些很少有人愿意参与的投资项目了。

唉!在这个社会,想赚点钱很不容易啊。每当我考虑不通过自己的本业来赚钱的可能性时,我就深深地感到这点。因此,我们也决不能轻率地将辛辛苦苦转来的钱胡乱投到那种明摆着赔钱的买卖里。同时也希望这些公司多考虑经营一些好的投资项目,只有和自己的客户能达到双赢的结果的项目才值得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