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之社会篇

(收录一些零散的、不想扩展成一篇较长的文章的点滴随想,或摘录一些读到的有启发的东西。不断更新。)

制度和规则是为了事物能够以较少的努力而平稳地运行。但这并不是说制度和规则就是完美的,而且它们实际上肯定是不完美的,只是比没有好。这也说明在这种制度和规则下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运行的偏差进行调校,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打破制度和规则。比如一年规定为365天,这是有误差的,因此,每4年需要用闰年的方式纠偏一次。如果死脑筋地执着于制度和规则,就是愚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制度和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当然,只应该在必要的情况下打破,而不是时时刻刻想着去打破它,这就是破坏分子了。

事实上感情不应该那么神圣,陪你聊几天你就喜欢他,谈恋爱还没几个月就想过一辈子,交个朋友稍微对你好点就想来往一辈子,难怪有些人怨气那么重、悲伤那么多,其实这都是天真的代价。终有一天大家都会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 — 小说《大王饶命》

“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少时快乐很简单,老时简单很快乐”

如果说酒为谷物之精华,那么诗词就是语言文字之精华了。但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不能“以酒为浆”,当然也不能以诗词为选士的标准。在唐代,诗很重要,但写诗好的人,不一定做官就能有多好的政绩。到了宋代,词就沦为士大夫之间交际的调味品了,虽说还是很有用,但缺乏了官方的认证(比如柳永“奉旨填词”,可是皇帝也没因为他做了那么多首词而出钱养着他不是?)。到元代,由于统治者没文化,元曲就取而代之地兴盛了。至于近代出现的现代诗,虽说有些句子也很有意味,但算不算诗就是另一回事了。也许“现代诗”这个词不是一个由“现代”修饰“诗”所构成的词,而是一个整体的词——就好比“葡萄牙”、“深井冰”跟“牙”、“冰”没啥关系一样。或者就算是前后修饰的关系,也是跟“现代舞”这样的词不同,就好比类似于“鲸鱼”而不是“鲤鱼”,类似于“傻瓜”而不是“苦瓜”,类似于“苍老师”而不是“语文老师”一样。有现代诗为证:

现代诗,
就是在不该换
行的地方勇敢
地打下回车键
押韵毫不重要
字数更是不限
平仄纯属扯淡
意境好比谜案
我每一篇
文章都是一首诗
只要用你的慧眼
在非标点处的字里行间
插入一个个看不见

 换
  行
   符

间/隔/线:-)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人生有很多痛苦,是无法避免的。为了快乐,就要接受这些痛苦经历,把它们看作是人生必须体验的一部分。

有人说,辞职创业是很难的,好比从飞机上跳下去,一边坠落一边组装降落伞。当然,如果能在跳下去时保证自己不死的话,风险就极大地降低了。(另外,为何不先组装好降落伞,然后在跳下去以后只要拉一下就行了?原因大概是在辞职前,你不可能想到创业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况,因此,只能先创业再逐个解决接踵而至的各个问题了。就好比先跳飞机再组装降落伞。如果缺乏这种不顾一切跳下去的勇气的话,可能再怎么准备也没勇气踏出这一步。)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看重皮囊是多么的肤浅,这不过是生物长成的样子恰恰符合了一个时代的大众审美而已,但还是不可否认,外貌的重要性,否则就不会有如此巨大的美容品、时装等时尚产业了,影视圈的艺人也不会在人们心中那么重要了。这一切不过是所谓“奶头乐”而已,想想十分荒谬可笑,可是,人们就是下意识地会被吸引。这也是铭刻在基因里的东西吧。所以,理性地想一下的话,外貌的确比不上有趣的灵魂。当然,只是有趣也没太大用处,跟美貌也是属于一个性质的东西。思想深刻才有用些。

想起来自己年少轻狂的时候,虽说皮囊没有那么好,可还是希望别人不要以此为参考,因此大多数时候都不修边幅。进入社会和职场后,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毕竟还是要对这个社会的一些东西迎合一下,佛经中称为“随顺众生”。思想上也是如此。我属于比较懒并且极端实用主义的人,因此不愿花时间去了解一些所谓的谈资一类的东西。当然,从实用主义出发,跟别人聊得开心从而搞好关系也很重要,但终究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更重要,加之去搞懂这些东西有点捏着鼻子吞下难以下咽的东西的感觉,因此就顺理成章地把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割舍了。

前些年从日本兴起的“断舍离”,对我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在那很久之前,还没去日本的时候,我就在国内买到过一本从英语翻译过来的小册子(美国人写的书),书名叫《生活简单就是享受》,其内容就是或者接近极简主义。当时读了就心有戚戚焉。日本的“断舍离”则充分发挥了日本人的一丝不苟、规规矩矩的优点,在具体的方法论的层面上极大地丰富了其内容,使得其操作性更强。当然,如果过于死板,就有思想僵化之虞。

记得多年前,我在金融海啸后被一家欧洲大公司裁员。作为裁员的package的一部分,公司提供了就业辅导服务(后来听说有人跟公司谈判,提出不需要该服务,而从公司获得了退回的60万日元。好昂贵的服务,不过还是有些用的。)。当时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咨询师跟我谈过几次,我觉得从她那里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我记得她问过我,“你读书吗?”我说:“我当然读书啊,比如读了很多IT、金融、商业和哲学方面的书。”她问:“那你读fiction(iDog注:诸如小说之类的虚构的内容的书)吗?”我说:“我没多少时间用在这上面啊。”她说:“你看,不还是不读书吗?”这提醒了我,因为我之前做事情实用主义色彩过于强烈了一些。后来读了一些小说,感觉还是颇有一些用处的。虽说不像实用类书籍那样有直接的用处,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说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东西。当然,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行万里路相比,读书就是短平快的方法了,毕竟关于社会、人性方面的见闻和臆想都有人以浓缩的方式用fiction的方式写在了书里,只要快速读一遍,就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快速、浓缩的“行万里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